沈阳理工大学欢迎您

img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专业始于1978年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工业分析,1985年成立环境监测专业,1989年升为沈阳工业学院专科部环境工程专科,2000年升为沈阳工业学院环境工程本科,2004年隶属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2011年获国家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化学工程及环境治理实验教学中心”。

专业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规划评价、污染土壤及生态修复技术、新能源与环境产业创新技术四个特色领域。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以及多项地方环境工程治理项目,获得多项省级科技奖励,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归国人才,培养了一批生态环保领域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专业广泛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多家国企、民企就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工程实践开展深度合作,累积了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科研项目、产学研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本科生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基础。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生态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具有能够胜任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营调试与管理、环境规划编制和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工作能力,能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项目管理、污水厂运营与调试、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排污许可证管理、生态修复、环保产品开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等职业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电子电工技术、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制图、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概算、工程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

学生本科毕业后主要选择继续深造和就业。其中读研(含出国)60%多,读研考入学校涵盖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就业单位有: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环保设计单位、环境工程公司、监测公司、工矿企业、环保咨询公司、环境规划与评价公司、环境监理、环保设备公司、科研单位等。

名师风采

  李艳,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负责人。2007-2008年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2005年东北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优化开采数值模拟;1997年东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1991年长沙理工大学理学学士。
  主授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科学概论》
  主要荣誉: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学校三八红旗手称号。
  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数值模拟,参与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示范》《辽河流域典型优控单元污染治理模式与工程应用课题》课题,以及《农村生活源水污染物核算方法验证调查与监测》《鞍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多项省部级地方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

张文杰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博士后;2004-2005年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博士后;2004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工学博士;1995年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199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主授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净化功能材料》

主要荣誉: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

科研成果: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多孔和负载型钛酸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价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际上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篇,EI收录115篇。论文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