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沈阳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陶瓷水泥行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建于2004年,经过多年的建设,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依托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防特色学科和省级一流学科,建成了辽宁省院士工作站、辽宁省新型节能墙体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各种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为专业办学提供了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坚实平台。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博士教师17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万人才“百人层次”1人、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学术带头雁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辽宁省创新人才计划3人,本专业教学团队获评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专业围绕辽宁省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防科技等国家级项目10项、其它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部,标准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三大检索文章共50余篇),发明专利20余项。 专业以实现行业低碳发展为目标,围绕“节能建筑材料”、“特种陶瓷”专业方向,构建了“以制备工艺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在学习工作中具有自学和更新知识能力。具有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近代材料研究方法、结晶矿物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力学基础、特种陶瓷、砼工艺学、材料性能学、陶瓷工艺原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国防、材料、化工、冶金等领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材料设计研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本领域的工艺/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工程师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新材料领域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十大领域之一,解决材料行业低碳发展的技术需求也迫在眉睫。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高科技人才必将深受行业领域的欢迎。
名师风采
刘润清,女,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砼工艺学》、《专业英语》、《走进科技》、《复合材料学》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沈阳市中青年创新人才,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二届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服务沈阳先进个人。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屋建筑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情况:长期从事废弃物资源化、速凝材料研究,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及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以及国际合作办公室、国防科工委等科研项目4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奖励13项,其中包括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10篇),其中23篇被SCI、EI、ISTP收录;申报专利20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专著1部,参加编写著作3部,国家标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