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text

法学专业介绍(蒙语授课)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法学类专业统一要求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实际情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法兼备,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符合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实际需要的双语型、职业型、应用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素质结构要求

(1)学生大一、大二阶段用蒙语授课为主,大三、大四阶段汉语授课为主和学习法律专业术语汉蒙翻译等课程在提高蒙汉兼通水平,毕业后能够用蒙汉两种语言从事法律事务工作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基本应用知识,具备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蒙汉文法律与法学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2.知识要求

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力要求

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所学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和外语能力。毕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专业见习、观摩、专业实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

经过创新教育掌握进行创新活动的思维方法,基本掌握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

三、主要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职业伦理、民族法学。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法学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学生应修满156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 119 学分,选修课 37 学分。

五、授予学位

学生修满156学分,且符合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师资队伍

目前法学师资队伍有21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8名、讲师7名、助教4名、教务、学生管理人员4名。法学专业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博士4名、在读博士5名,硕士以上16名。另有客座教授7名,并有12名双师型教师。

七、就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法律职业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司法所、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法律机构的服务性工作;街道、社区、农村、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法律工作。

八、社会人才需求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内蒙古和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大而多样化。律师的工作内容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诉讼业务逐年增长,如合同审查、公证商标、专利版权、房地产、工商登记、企业法律顾问等,都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拓展出来的新型业务。此外,近几年蒙汉兼通的法律辅助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