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学科名称及代码:生物学0710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在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生物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动物生殖与种质创新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包括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4个学科方向。
学科队伍:拥有研究生导师50余人,有山东省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2人。形成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三大研究领域。在动物生物学领域,主要从事动物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瞄准农业动物繁殖力维持和提高等科学问题,进行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和表观遗传机制研究,探究环境对繁殖力的互作影响机制。在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作物逆境生理,尤其作物抗盐碱生理机制研究。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主要进行应用真菌的资源保存、开发利用,代谢物合成和评价,发酵过程优化以及活性物质功效评价等研究。
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4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6项,省部级课题70项。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0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件;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才培养:在学研究生83人;截至目前,共计培养研究生430余人,40余名毕业生到985、211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余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医疗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300余名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完善,学校对研究生先后设立了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百伯瑞科技创新奖、研究生优秀学术论坛奖(含优秀学位论文奖)、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最高奖助额高达20000元/生,奖助学金覆盖率100%。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国家奖学金20人,省级优秀毕业生31人,2篇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1名同学荣获国家级创业竞赛银奖,4名同学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