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主体的“林业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三次教育部学科评估均排名全国第一,为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博士点学科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博士点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博士点学科1个),硕士点学科6个,工程硕士点学科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6个,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同时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35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二、优秀教师介绍
李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所在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木材仿生与智能响应、异质复合材料与增材制造、木材保护与界面修饰
主讲课程:曾主讲“木材波谱学”、“木材学”、“木材保护学”等课程。
主持参与课题、出版教材、发表论文及检索情况: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等22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重点等项目5项。出版著作24部,其中《木材保护学》和《生物质复合材料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木材波谱学》和《木材科学》为高等院校研究生推荐教材。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近100篇。
成果及奖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评为“七五”、“八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留学回国人员报国奖,2004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和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
学术兼职:
《林业科学》、《森林与环境学报》副主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林业工程领域负责人;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带头人。
刘守新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守新,男,1972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和高访学者研究工作,200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林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青年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兵器工业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常委;SCI、EI收录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Environmmental Scienc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Material Scien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pplied Surface Science》、《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等刊物审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第十七届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霍英东奖获得者;获2012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首届梁希优秀论文一等奖,“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
2015年4月,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
谭文英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谭文英,女,1960年11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大连轻工业学院(现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系获学士学位,获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硕士学位。
从事林产化工专业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主讲课程有:《林产化学工艺学》、《日用化学工艺学》等。目前主要从事植物提取物化学与生物质资源化学与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 “十五”、 “十一五”863高科技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和申报发明专利3项。
刘迎涛,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木质与非木质复合材料功能性改良、木材材性、木质环境学
主讲课程:木材学、木质门窗设计与制造和木结构建筑基础等。
发表论文情况:
[1]贾潇然,刘迎涛(通讯作者). 树种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37(9):15~19.
[2]贾潇然,刘迎涛(通讯作者). 木材树种管理检索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西南林学院
学报,2009, 29(6):77~81.
[3]刘迎涛,曹军,李坚. FRW阻燃刨花板制板工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69~71.
[4]刘迎涛,乔磊,李晓乐,等. 浸渍工艺对FRW阻燃单板载药量的影响.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2(4):90~93.
[5]步琦璟,刘迎涛(通讯作者),成真,等.FRW阻燃剂处理饰面炭化杨木单板阻燃性能研
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 35(3):41~45.
成果及奖励:
2007年获得第八界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独立),2006年“生物木材学——生长环境与培育措施对木材材质影响方式和机制研究” 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5名),2004年“木质环境品质与居住质量的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7名);2005年“木质环境品质与居住质量的研究”获首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7名)。作为主讲教师,2005年“木材学”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和黑龙江省精品课程(第4名)。
学术兼职: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理事
刘天,博士研究生、讲师
所在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生物质复合材料
主讲课程: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本)、纤维素化学(硕)、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硕)
主持参与课题、出版教材、发表论文及检索情况:
[1]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将废弃资源用于核层结构的共挤出木塑复合材料核/壳界面性能研究”(31500482);
[2] 作为指导教师,主持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木塑复合材料加工流动性能与聚乙烯原料性质相关性研究”;
[3]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具有核-壳结构的共挤出木塑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2572015BX11);
[4] 主持并完成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动态塑化木材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No.gram09);
[5] 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基于动态塑化共挤出成型的木质纤维塑性加工原理”(31010103905);
[6] 作为成员之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木材高效塑化功能改良用离子液体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31070507)。
发表论文及检索状况: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
成果及奖励:
[1]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优秀志愿者
[2]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3] 黑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李伟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李伟,男,1982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纤维素及炭功能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等9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近五年,已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EI收录42篇。曾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第一)。
三、科研概况
“十一五”以来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8计划、国家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科研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推广及省级以上项目共213项,各类横向项目39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0856万元。
2006年至今,学院教师共出版各类著作68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10篇,获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25项。获得国家、部、省、地市级奖励百余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奖项主要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2007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2007年和2008年连续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8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9年、2010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及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一等奖1项,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及2等奖2项,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项,省青年科技奖1项;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及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各1项,获哈尔滨市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2等奖2项、3等奖2项。
四、科技成果展示
玉米秸秆皮板原料制备及制板技术研究
木材-金属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
可完全生物降解大豆蛋白/木粉复合材料
速生材单板密实化制造复合地板的生产技术
高耐磨实木饰面板材的制造技术
新型高效阻燃人造板生产技术
人造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检测分析与释放控制技术
降低挥发性有害气体释放的家具用刨花板饰面技术
乐器音板质量评价与选材技术
乐器性能提高技术
板式家具结构强度及优化设计技术
木质复合材料挥发性有害气体监测与控制技术
其他技术服务项目
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
水性高分子— 异氰酸酯胶粘剂API-D1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黏剂YQJ-R
E0-E1 级人造板用系列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
防水级人造板用三聚氰胺• 尿素共缩合树脂MUF系列胶粘剂
水性高分子复合型胶粘剂WPC-N
系列高性能乳液制造技术
无醛释放准耐水级胶合板用大豆胶黏剂SP-PL3
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及应用
木材和木质复合材料阻燃理论与技术
一剂多效木材阻燃剂
基于细胞壁反应细胞腔填充的木材单板改良功能化技术
木材纳米复合防腐剂
节能环保型热处理木材
常规木材干燥节能集成技术
木材常规室(窑)干节能新工艺
低质材“ 表面密实化+后期热处理” 制备地热用地板的技术
纤维素气凝胶
新型木材基电磁屏蔽材料
生物质基染料废水净化材料
高纯度胡桃醌高效提取技术
绿色农药--杀虫活性蔗糖酯制备技术
绿色环保松香基木材防腐剂制备技术
木质素基木陶瓷的制备技术
生物质基活性炭吸附材料
双辊磨制造及应用技术
挤压法漂白化机浆生产技术
壳聚糖微胶囊制备技术
汽车滤清器空气滤纸制备技术及其浸渍乳液合成改性技术
五、Q&A
1.学科实验室都在哪?
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学校工程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科技楼(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楼至7楼。
2.导师怎么样?
本学科拥有一支年轻而研究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大家可以在在网上查到他们的资料,也可以找学科的研究生或者身边熟悉的老师咨询!详情请关注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毕业生都去哪了?
毕业生的去向非常多,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有出国深造的,有考公务员的,有去各大企业的,也有接过导师衣钵做人民教师的。
4.学科学术氛围如何?
专业的学术队伍具有良好的传承与培养,创建人为原浙江大学教授葛明裕先生,是我国第一代木材学留学归国博士;朱政贤教授为国内“木材干燥”泰斗,在国内有“南梁北朱”之称;还有著名的木材物理学专家戴澄月教授、木材解剖学专家彭海源教授、胶粘剂专家包学耕教授、人造板专家陆仁书教授等,都对我国不同时期木材加工与利用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专业正在以李坚教授为旗帜,以刘一星教授、王逢瑚教授、沈隽教授、郭明辉教授、胡英成教授等知名专家为核心骨干的带领下稳步发展,他们中多位同志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林业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木材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林业工程”协作组组长、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理事长、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等重要职务,多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还有一批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林业局跨世纪人才工程人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学科研人员,奠定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力量强、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学术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