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整合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学校便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1982年,学校又成立了德育教研室。1987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部;1997年,德育教研室更名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2006年6月28日,学校将马列主义教研部与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合并,在四川省内高校中较早组建了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学院行政同级的、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二是承担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三是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
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七个教研室。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5.9%;讲师17人,占28.8%;助教9人,占15.3%。博士13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27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6%。
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原“两课”)“精彩一课”殊荣获得者2人,“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成员1人,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获奖教师13人,西华师大教学名师2人、教学标兵6人、优秀青年教师4人。
建院11年来,学院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的精神为指导,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契机,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团队建设为平台,以“出精品课程、讲‘精彩’一课、塑优秀团队、建重点学科”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努力凝练科研特色。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不仅是四川省高校中唯一、也是西南地区高校中绝无仅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创新,其教学成果已经连续三届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严肃的教学纪律、严格的教学管理基础上,学院教学成绩斐然,在西华师大近四届的教学比赛中,学院教师2人入选学校教学名师、5人入选学校教学标兵,4人次入选学校“铸魂励教·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近三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课比赛中,学院派出的所有参赛教师均获得等级奖励。
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1998年,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前身)在四川省属高校中首批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学校在四川省高校中再次首批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6个二级学科均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70人左右。在该一级学科的带动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2010年成功申报为西华师大校级重点学科。作为四川省最早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以及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省属高校、作为四川省最早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级重点学科的省属高校、作为四川省唯一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高校,西华师大具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优越环境和条件;而2011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落户西华师大,更为我校和我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宽厚的平台。依托上述平台,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在学术交流方面,近10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张雷声教授、秦宣教授、张新教授,任剑涛教授,北京大学的梁柱教授、陈占安教授、孙熙国教授、仝华教授,清华大学的刘书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侯惠勤教授、余斌教授、张国祚教授,复旦大学的张维为教授、邱柏生教授、张家栋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的张耀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宋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欧阳康教授,四川大学蒋永穆教授、刘吕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刚教授,外交学院吴建民大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吕凤鼎大使,印度尼赫鲁大学Prof.B.R. Deepak教授,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兰斯大学校长Gilles BAILLAT,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Syed Hasan Habib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来校为师生作专题学术报告。与此同时,学院还积极支持和鼓励本院教师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支持和鼓励学院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在校内外做学术报告,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教师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近10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C类核心期刊近150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4项、地厅级项目40余项。既有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多项。
在“三总一副”(朱德、邓小平、罗瑞卿和张澜)的故乡,有一个“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西华师范大学;在这所具有71年历史的四川高校,有一个学院,她遵循着“求是、求正、自信、自强”的院训精神,秉承着“在传授知识、传承信仰、传递正能量中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育人理念——这,就是西华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料更新至2017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