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表格无法完整显示时,请左右移动表格查看
002信息与通信学院(0773-2231981) |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型) |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主要研究光波、微波与射频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同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紧密联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拥有全部相应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宽带小型化天线技术、阵列天线、微波及毫米波电路、计算电磁学、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SoC设计、集成电路与EDA技术等方向形成了具有承担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雄厚实力。该一级学科于2012年被确定设置八桂学者岗位,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为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拥有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微波光波应用技术实验室,并具有微波暗室及近场测量系统、微电子设计和测量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拥有博士生导师三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省部级科研基金、国防预研和预研基金等大量纵向课题以及较多的横向协作项目,获得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四十余项。 |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 |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在隐藏目标探测、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探地雷达、干扰抑制和微弱目标检测、多维信息自适应处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蓝绿激光无线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智慧果园、图像识别和视频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 该一级学科于2005年被确定为广西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创新团队于2005年入选首批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2011年被确定首批设置八桂学者岗位的学科。该学科长期承担国家、国防科研等项目,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经费充足,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事业及广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承担科技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预先研究、地方部门等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总经费20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转让或被采用30多项,创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SCI、EI等检索2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多次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主办了ICCCAS2006、ICCT2006、ICCCAS2007 、APMC2008、CMC2009等,该学科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其中享受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3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4 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瞄准现代信息系统宽带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前沿领域,结合我校长期从事电子尖端技术研究实践,注重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同步进行,以理论研究促进和带动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形成了通信与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等主要研究方向等多个主要研究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该学科长期承担国家、国防科研等项目,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经费充足。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大量纵向课题以及较多的横向协作工程与产品开发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年来在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中国科学等该学科相关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SCI、EI收录150多篇。 |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
集成电路工程以培养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研究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集成电路与EDA技术、射频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研究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该学科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级技术人员20余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院预研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大量纵向课题和横向协作项目。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国防预研等一批纵向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有100余篇被三大权威索引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