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表格无法完整显示时,请左右移动表格查看
003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0773-2291536)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始建于1980年,是广西最早建立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学科。目前下设五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媒体技术(自设)、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自设)。 该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导师队伍。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16人、博士33人、博导4人。导师队伍中有“国家杰青”1人、“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区优秀专家1人、广西区教学名师3人、广西卓越学者1名、广西杰青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4名、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1人。沈昌祥院士为学院荣誉院长。 该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广西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图像图形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云计算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云安全与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云计算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此外还与其它学科共同建设了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位置感知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化推进协同创新中心)。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学科形成了可信软件理论与应用、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嵌入式计算与泛在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及应用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防预研和省部级基金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102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4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8部;共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近600人。本学科科研经费充足,实验设备先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
0812Z2★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
是本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由设计学院导师实施。该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目前建设了线拍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影视后期实验室、集群渲染实验室、三维动画基础实验室、拷贝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是广西动画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2006年带领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得影视类最高奖一等奖和若干三等奖、优秀奖。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再次获得好成绩,再次获得影视类一等奖,并有67名同学获得该赛事的各级奖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获取“我最喜欢的10件作品奖”奖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共有三十多人获得动画类的各级奖项30多项,在全国的影响比较大。 研究方向有新媒体应用、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合成等。该学科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区基金以及和企事业合作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百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科研经费充足,师生在全国实验设备先进,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
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拥有拥有“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广西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云安全与云服务工程技术中心”、“广西位置感知和位置服务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广西高校图像图形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和“广西高校云计算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等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计算机实践教学”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桂林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习基地获得了区级联培基地认定。 本学科突出以应用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开展“校企、政合作”、“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坚持与国内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嵌入式应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国内著名的金蝶软件公司合作共建软件生产与实习的基地,与思科公司合作共建立思科网络学院、与华为3COM、品尼高等共建校企实验室合作进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科研方向,紧密围绕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内涵和本学科特色,形成了可信软件技术、智能化软件技术、网络信息挖掘、嵌入式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多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授19人、博士25人、博导2人,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的中青年学术队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国防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100余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获得省部级和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多篇,获得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成果转化显著,多项应用开发成果在广西或者其他地方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
计算机技术硕士点以培养计算机及其应用研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该硕士点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领域知识面广、年龄结构合理、以年青博士、副教授、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已形成的主要特色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挖掘、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先后完成了多个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九五”和“十五”国家预研、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课题,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可预测调度、数据融合、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了华为3COM、品尼高、飞思卡尔、金蝶ERP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拥有IEEE/IEE、ACM、Springer、Elsevier等14个国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拥有CNKI、维普、超星、方正、书生、万方等多个国内著名的数字化图书和信息资源。为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创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实施、软件科学研究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领域知识面广、年龄结构合理、以年青博士、副教授、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已形成了软件形式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WEB服务技术、网络信息搜索与数据挖掘、嵌入式软件及系统、电子商务(政务)网络信息系统等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近几年来,先后完成了多个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九五”和“十五”国家预研、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课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部分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先后完成了8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实现的软件信息系统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有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与国际著名企业共建了金蝶ERP、品尼高、飞思卡尔等三个校企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拥有IEEE/IEE、ACM、Springer、Elsevier等14个国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拥有CNKI、维普、超星、方正、书生、万方等多个国内著名的数字化图书和信息资源。为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创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