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同年成立计算机系, 2005 年院、系整合成立计算机工程学院。2003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调整增加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后,成功获批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青岛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是山东省应用型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计算与软件、大数据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9人,归国留学人员2名。有多名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师、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校教学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
近五年共发表研究论文83篇,取得授权专利12项。现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纵向课题,同时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密切联系合作,承担了多项重大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计算机工程学科现有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结构等实验室,并建有100m2硕士研究生专用的高端配置计算机房,实验设备总值600余万元,在学科建设上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是青岛理工大学近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06年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取得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2011年又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点授予权。支撑本学科的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拥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4029多人。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与此同时,紧密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土建类优势学科,积极响应国家蓝色海洋战略,借助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探寻控制科学与新能源的交叉融合,在智能建筑、新型电机及其高效控制技术、新能源接入、节能电力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等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本学科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项目,山东省电工电子与控制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和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校级特色专业。本学科已建成的电气信息实验室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项目,并建有青岛市建筑电气节能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实验实训平台。本学科还是我校全国电子竞赛的组织和建设单位,实验中心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本学科拥有以教授、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教学科研人员50余人。学历结构为:博士(后)15人,硕士32人;职称结构为:教授7人,副教授29人,高级实验师4人,实验师4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占94%。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43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EI/ISTP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等项目22项,总科研经费1535万元,7项研究成果获奖。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校于2005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1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中心拥有总值1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近五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70余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专业涉及集成电路设计与IP保护、信号与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无线通信、通信网络与实现、复杂网络、电子系统与电子兼容等高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与IP保护主要进行VLSI电路设计与优化,以及保护芯片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工作。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针对复杂网络、图像与视频等信号等展开智能处理与分析。多媒体技术主要进行音视频编解码、智能监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面向下一代无线数字通信技术,主要研究智能天线、无线局域网技术等内容。电子系统与电磁兼容研究方向面向电子信息产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及分析。通信网络与实现主要从事网络的构建和实现,主要特点是微波网络实现和多媒体网络应用。复杂网络主要进行复杂网络的基础理论与安全研究。嵌入式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嵌入式实现。
目前本学科支撑研究单位有“山东赛宝青岛实验室”、“计算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信息对抗研究所”、“现代电子设计研究所”,以及用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中心”。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青岛理工大学2006年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成立软件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获批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
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软件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承担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着力培养能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理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工程技术、领域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师资队伍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人,归国留学人员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西海岸新区区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名。
近年来,本学科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总经费955万。其中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6项。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50篇。学科基于行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建筑、机械等优势学科,实施优势学科+计划,在智慧人防、BIM、智慧社区、先进制造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山东半岛的信息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名单的通知》(学位〔2019〕5号)文件,学院在整合原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同时涵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领域,于2019年7月成立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培养定位明晰,服务于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专业领域(方向)设置突出体现电子信息工程类别的行业适应性和区域性需求及社会声誉,充分展示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优势。
专业领域(方向)包括: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电力电子及电机精确控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集成电路应用及安全技术。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41人,归国留学人员6名。有多名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师、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青年人才。
拥有青岛市建筑电气与节能工程中心,实验中心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