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和而不同

img

文学院

 一、中国语言文学(0501)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1960年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研究、生态美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语言文学研究特色的学术品牌,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很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较好地掌握中国语言学文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以及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沿,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熟悉相关的学科,学术视野开阔;能够初步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在党政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和民间社团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方向,依托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研究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聚集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校外硕士生导师1人。开设有影视与大众文化研究、民间文艺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学创作研究等研究领域。


  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其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有国外留学经历;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


  本方向利用中国南方丰富的语言资源和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依托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科研教学培训多种平台,逐渐形成了在国际化视野与多文化交融背景下进行多语言比较与深层次社会文化阐释的研究特色,是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设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对比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等3个研究领域。


  03 汉语言文字学


  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生导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以汉语音韵与方言、汉语词汇与语法为主要研究领域,注重以广西为中心的南方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接触研究,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音韵的创新研究,汉语词汇及语法与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贯通研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不同学科方向交叉融合的研究特色。


 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设有东南亚汉文献整理与研究、南方民族文献整理与研究及中国古代传统文献整理与研究,从事包括南方少数民族汉文献、东南亚等域外古代汉文文献及中国古代传统汉文献等的校勘、注疏、考订、辨伪与研究,整理与研究的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的特点。现在导师四名,其中正高一位,副高三位,均获博士学位。目前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一项。已培养了四届共16名毕业生,在高校、中学、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


  05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涵盖先秦至近代文学各阶段,学习培养时不做进一步细分,研究生在打好古代文学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国学经典研究方向研究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本课程之外,要求研读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史子集四部中最基本国学经典,内容涵盖儒释道法,涉及先秦诸子、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思想范畴。


  0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方向立足南方,面向全国。着力打造具有学术和地域特色优势的中国文学研究新天地,具有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边缘文化的鲜明特色,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和广西本土文学研究在国内具领先地位和开创性,在学界有广泛影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有导师4人,其中副高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有海外学习经验的2人,形成了欧美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东南亚文学与文化各有特色的研究领域,近6年来获得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4部。


  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分语言和文学两个研究领域。


  本方向立足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新领域,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跨境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和鲜明特色,在学术界有相应的影响力。



二、美学(010106)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培养美学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目前设置了生态美学、民族美学、审美文化三个研究方向,学制三年,毕业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美学专业师资实力雄厚,现有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 作为学科平台,为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美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文化的生态审美研究、民族文艺的生态研究为龙头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带头人袁鼎生教授的"审美生态观"被称为"已成体系、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三种代表性生态美学观之一(党圣元语),其对生态美学中的元理论、元范畴、审美范式、生态审美理想以及生态美学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生态审美场为核心范畴、以整生为机制、以美生为理想、以超循环为规律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袁鼎生教授为带头人的美学专业,已成为中国南方生态美学研究重镇。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浓厚的民族学、人类学传统和影视文化研究中心,美学专业的民族美学、审美文化方向也齐头并进,整个专业形成了以生态美学方向为龙头、以民族美学方向为特色、以审美文化方向为拓展点的科研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民族大学美学专业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强,有良好的美学素养,有优秀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擅长研究和写作,是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欢迎的科研、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汉语国际教育(0453,专业型硕士)

       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以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汉语人才培训中心"为依托,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与文化交流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熟练的汉语教学能力、良好的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学制两年,毕业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现有导师18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7人,形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东南亚汉语教育与管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等特色研究方向、区域性、国际性、学科融合性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