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霜
当表格无法完整显示时,请左右移动表格查看
何霜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何霜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5、4 | |||
最终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 称 | 副教授 | 电 话 | 15878192712 | ||||
学 位 | 博士 | 民族 | 壮族 | ||||||
所在院系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 Heshuang88@163.com | |||||||
研究方向 | 侗台语族语言研究、壮汉语比较 | ||||||||
本科专业:壮语言文学 硕士和博士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
学术 研究 | 一、主持或参与的课题:1.壮语方音词典(参与,调查都安语音),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课题,2003年-2005年 2.燕齐壮语参考语法(主要参加),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语言中心之子课题,2006年-2008年 3.壮族地区壮汉双语双文教学研究(参加),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06-2008年 4.主持《忻城壮语常用虚词的语法化(独立)》(已结题),2007年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课题,2007-2009年,课题编号:200702YJ07 5.主持2015年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合作课堂视野下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2015-2017年,课题编号:2015ZMJ003 6.主持校级课题《“壮汉语比较”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2015-2017年,课题编号:2015XJJGY12 7.主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广西南丹壮语北部方言桂北土语》,2016年,课题编号:YB1624A013 8.主持2016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壮汉语比较”课程的教学改革》,2016-2018,课题编号:2016JGB196 9.主持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壮语句末语气词的方言分布及历时考察》,2016-2020,课题编号:16BYY173 10. 主持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项目.都安地苏壮语》, 2017年,课题编号:17WTYY003二、主要发表的论文:1.《从壮语和泰语的亲属称谓看壮泰两族的婚姻形态》,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嘹歌>版本存疑》,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壮语“kwa33”的语法化》,独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忻城壮语“jɯ33”的语法化》,独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忻城壮语语气词的koːn231形成》,独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6.《忻城壮语“te:m54”的意义和用法》,独著,《汉藏语学报》2008年第2期 7.《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复元音韵母的偏误分析》,《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8.《忻城壮语句中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月三.少数民族语文》,2006年12月 9.《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民族语言保护•开发•利用》(第二作者),《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10. 《忻城壮语情态动词ʔdai²³¹语法化的类型学考察》,《民族语文》,2018年第一期三、出版的专著:1.《壮语900句》(第二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12 1.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独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 2.何霜,《燕齐壮语参考语法》(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何霜,《现代壮语句法》(独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年2月。四、获奖情况1.《壮语900句》(蒙元耀、何霜、黄平文著)获广西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9年12月 2.本人参考编著的《广西民族语言方音词汇》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