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李容柏, 男,汉族,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广西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水稻)学科学术带头人。1978年读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82年初获农学士学位后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工作,1994年至2000年国家公派到印度G. B.PantUniv.of Agri. & Tech.大学留学,1996年获植物育种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遗传和植物育种学专业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到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分子生物学应用中心(CAMBIA)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2010年任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0年5月到广西大学农学院工作,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特聘专家,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带头人,广西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负责人。
研究方向:作物资源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学术兼职: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广西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副理事长。
荣誉称号:“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优秀专家,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教学情况:主要承担的课程有:作物育种学、作物产业化生产与经营、植物分子标记原理与方法、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法、作物育种专题等
科研情况: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资源、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展栽培稻和野生稻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水稻优良的抗病虫性、抗逆性、品质、农艺、生理、雄性不育等性状的遗传、新基因鉴定利用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杂交水稻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水稻分子技术育种研究等。主持和承担过了国家“973”前期基础研究、国家“863”、科技攻关和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二十项、主持完成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评价出大批具有各种优良性状的宝贵种质资源,发现和鉴定出一批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水稻新基因,育成多个作物品种,尤其在稻飞虱抗性研究和耐冷性基因资源挖掘方面取得突出的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负责建立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野生稻资源保存圃、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广西大学水稻研究所、广西良种培育中心(水稻)等研究平台,使之成为广西重要的作物遗传改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以及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irongbai@126.com 电话1351766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