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恳朴诚、厚学致新

img

汪稔

汪稔  联系方式:0771-3231538 E-mail: rwang@whrsm.ac.cn

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专业。现从事珊瑚礁工程地质、泥石流、冻土等的工程特性及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2013年7月与余克服教授一起在广西大学筹建珊瑚礁研究中心,2014年1月起被聘为珊瑚礁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4年10月起被聘任为“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高级专家”。自1982年以来,汪稔研究员长期从事海洋土、泥石流、冻土等的工程特性及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创造性提出基于南沙海区珊瑚礁工程地质和工程动力环境评价,考虑颗粒破碎及剪胀剪缩特性的钙质砂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方法;提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冻融过程的结构性模型及保护冻土相对稳定性的土质改良措施;提出运用土力学、流体力学、能量平衡原理和边坡稳定性分析雨水动力作用下泥石流物源汇集灾变的力学机制研究方法。


主持科研课题与工程项目30多项,先后担任“八五”南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工程地质专题、“九五”南沙群岛综合考察-南沙海区珊瑚礁工程地质和工程动力环境评价专题、“九五”国家攻关项目-珊瑚礁工程地质及动力环境对岛礁工程的影响研究、中科院“九五”重点项目-钙质土海域海底油气管线的工程评价及整治对策、“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北港防波堤结构性软土地基特性及爆炸法处理后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钙质砂的破碎机理及桩基工程承载性状的研究(40272121)”、“局地泥石流物源逐级汇集灾变机制与择级控制理论研究(40672193)”、“十五”国家攻关项目”珊瑚礁钙质土的剪胀和颗粒破碎耦合机理与本构模型”、国家863项目“正压冲固平台中间试验灌浆与坑型测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冻融过程的结构性模型与温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 973课题“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洋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地基的变形机理研究”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资源环境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等项目负责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已出版专著1部(《珊瑚礁工程地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