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主动融入云南省“3815”发展战略,对接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瞄准服务域,以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为基础,建设文史融通、中外合作,教育+历史文化基础、教育+文学艺术素养,基础学科和应用专业有机结合的新文科专业群,着眼培养适应就业、能够创业、勇于创新的服务地方历史与文化、基础教育师资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人才。
学院下设中文和历史两个系,有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3个本科专业,均为C类专业。其中,历史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均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集合专业优势进行区域国别学建设,2023年区域国别学被学校列为硕士学位点培育项目,为学科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2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历史学和汉语言文学作为首批升本专业开启了本科办学新篇章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并开始招生,被学校列为“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走出国门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合作,采取“2+1+1" 的模式联合培养,并单独成立了汉语国际教育老挝生班,逐步开启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国际化办学之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边疆、服务沿边开放格局、甘于奉献的毕业生。在普洱及云南各地州基础教育行业及政企事业单位,充当着中坚力量,为专业及学校带来了良好社会评价。
学院立足本科教学,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人文精神。拥有一支专业扎实、具备实践意识、服务边疆文教事业的师资团队。目前,教职工人数为4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其中“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35人。近年来,学院获批省部级科研立项10余项,其中教育部课题2项,获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研教改项目1个,省级-流本科课程1门: 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省级普通话测试站1个,历史学重点学科实验实训室1个。
人文学院生源以云南省为主,近几年来省外生源主要来自江西、辽宁、湖北、吉林、内蒙、山西等省(区)。截至2024年3月,有32个教学班,在读学生1372人。
我院有“文史融通的学科交叉特色、地方文化禀赋的应用特色、面向东南亚视野的国际交互特色”,欢迎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们报考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