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院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固本、和谐、创新、致远”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方向,经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奋斗,已经发展成为我校办学特色鲜明、学风扎实、注重应用,强调创新、与时俱进、特点明显的学院。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和物理系,现有本科专业5个(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科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造价)。拥有物理、计算机校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和省级高校力学开放重点实验室1个,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多万元,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为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教研相长”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55人,正高级6人,副高级15人,硕博学位教师42人,双师型教师25人。近年来,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46篇,SCI、EI收录38篇;取得专利授权1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项;出版著作10部;获得研究成果奖19项,其中地厅级以上奖励14项;获批校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学团队1个、卓越青年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专业负责人5人、青年骨干教师培育项目2人,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师德优良、教学优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逐步构建“价值塑造、启迪思想、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的五位一体培养理念,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3年,学院共有获批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班级8个;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96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177项。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深化普洱学院与东软教育集团共建数字产业学院合作,以培养满足云南及周边国家数字人才需求为目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与现代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融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示范性数字产业学院和数字人才培养基地,为云南及周边国家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