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咖啡学院,前身是1990年开始招生的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热区开发专业。2014年,在普洱学院生命科学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专科专业和园林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农林学院;2022年12月,农林学院与咖啡学院(于2021年在园艺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合并后成立茶叶咖啡学院。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面积超3760m';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建有云南省中老茶树资源数字化保护和种质创新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咖啡品质优化与价值提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云南省高校民族医药资源与东南亚合作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普洱茶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智慧育苗工厂等多个高层次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新兴学科建设点智慧农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63人。园林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建设专业;茶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本院教职工50人,外聘教师27人,银龄教师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省级以上人才称号教师28人,博士学位教师11人。聘请刘仲华院士等学术带头人、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创业精英等20余名担任客座教授和特聘教师。
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华大基因云南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现有35个校外实马实训基地。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研优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項目6项、省部级等各类项目7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箱(SCI. EI等收录60余箱),出版。教材著作30余部,申请和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40余项。
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落实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着力建设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识课,始终坚持课程建设将社会主文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园林植物载培养护,恋上咖啡、植物生理学等课程获批云南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质实用型人才,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茶叶咖啡学院已成为金省农学及食品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后为边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1000余名高素质人才。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融入云南省世界一流“三张牌”和普洱市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发展定位建没。恪守“固本和谐创新致远”的校训,牢固树立“质量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办学理念,坚持学校办学特色,落实转型发展任务,立足普洱,面向云南,放眼全国,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动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校内外培训,力促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带动农户繁荣茶产业。咖啡产业,林下产业、发展花卉、果树和蔬菜及食品加工产业,直接增收超5000万元;学院还承担了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思茅区“一县一业”等相关横向项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院立足普洱,面向东南亚,积极主动开放办学,持续与老挝、泰国等高校合作交流。截止目前,累积招收28名老挝留学生,派送34名本科学生出国学习交流。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茶树。民族医药资源研究领域等的东南亚国际合作,举办中老茶树种质资源国际培训班等。
学院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选择茶叶咖啡学院,一生如愿,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