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

img

理学院

学院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于2017年在原应用科学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设有数学系、应物理系,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6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余人。

学院建有复杂系统控制与仿真等6个研究所,建有基础物理与技术物理等六个实验/实践教学场所,实验室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均为近几年购进的新设备,能够满足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专业实验教学以及全校本科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需求。

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2人,教授36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师中有德国洪堡学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英东基金获得者。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和学科后备带头人4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研团队2个。教师兼任国家级学会理事3人、省级学会副理事长4人和常务理事6人、理事20余人,兼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副编辑3人、国际学术期刊长期审稿人20余人。

学院秉承老校长、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先生“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越人才、亦能亦德”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德国洪堡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项、霍英东基金1项、国家部委基金1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省厅局级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60余篇,出版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理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波兰、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国大学的相应学院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经常性地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并与其中部分高校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和实质性合作。

理学院承担着全校七分之一以上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关键部门。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与科技竞赛活动,努力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

学院以“大珩精神”为引领,着力培养学生“双实双崇”的理工品质。秉承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发展理念,一手抓标志性成果、一手抓内涵建设。实施“仰赖大师、科学谋划,立足龙江、搭建平台,汇集人才、共谋发展” 的战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致力于把理学院建设成为“学校满意、社会认可、师生员工引以为自豪”的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国内首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18届。本专业于2001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本专业所在数学系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培养具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并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解决以信息和计算科学领域为背景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科学与工程计算、运筹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软件设计与等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学建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优化与运筹、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具有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运筹控制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可继续深造,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应用统计学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黑龙江省内首批统计学类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11届。本专业所在数学系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具有宽厚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主流统计软件操作,擅长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潜质和国际视野,善于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分析解决相关实际应用问题,能在理、工、农、医、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进行数据运营、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软件及应用、应用多元统计分析、Python数据分析、应用回归分析、应用随机过程、抽样调查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调查公司、金融机构进行数据运营、统计调查等工作,或者在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工作;可继续深造,攻读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光电信息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经稳定招生17年,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主要培养具有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及现代光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研究的能力,了解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系统地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方面的工程技术训练,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主要课程:力学、光学、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路、电子技术、固体物理、激光原理、物理光学、光电检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光学、光学系统设计、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光学系统、光电显示与成像、光电测试与传感、光纤通信等领域、光学系统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等工作,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可继续深造,攻读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窗体底端

材料物理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材料物理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已培养18届毕业生。本专业具有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培养具有从事新型功能材料及电介质物理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掌握材料学和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获得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材料组织结构分析、性能测试等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薄膜材料、材料性能测试、物理化学、电介质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电子技术、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普通物理、材料物理基础、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有宽广的就业领域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在航天航空、机械、电子、冶金、能源、电力、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开发、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制造及材料的性能测试与生产管理等工作,可到科研院所、各级教育教学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或相关管理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应用物理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老校长王大珩先生创办,1979年开始招生,办学近40年来,培养了1500余名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领军人物。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采用扎实基础、注重实践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从事半导体物理及器件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同时能够将物理学应用于解决现代高新技术和社会各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基础、薄膜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平面工艺、半导体材料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对工作岗位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到半导体设计及工艺、微纳器件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开发与应用等行业的各大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可继续深造,攻读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版权所有©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