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欢迎您

img

学校概况

七十华诞 薪火相传

辽宁科技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冶金工业学校。1948年始建。学校形成了“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坚持“创新为先、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

千山山脉 人杰地灵

学校坐落在祖国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占地面积184余万平方米。校园东临国家森林公园千山,西倚国家4A级旅游胜地玉佛寺。学校注重绿化建设与校园建设相统一,校内山林自然绿化面积9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63.2%。开辟了博雅广场景观区、校园瀑布景观区、南山后花园观光区,构成了学校四季见绿色、三季闻花香、处处是文化的绿色、生态、园林式校园,打造出“自然美”与“人文美”有机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特别是通过塑造“冶铁文化墙”“工业文明园”等匠心独具的文化景观区,反映了学校七十余年积淀的办学底蕴。

春华秋实 桃李天下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坚持既为冶金行业服务,又为辽宁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内涵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骨干。鞍钢、河钢、宝钢等钢铁企业均有我校毕业生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校企融合 共兴共荣

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省冶金产业校企联盟和冶金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鞍钢、河钢、聚龙等百余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同承担和开发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

优势专业

我校是以钢铁冶金为特色,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网络工程、工商管理等十四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物理化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采矿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辽宁省特色学科。

科研实力

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首创的焦化、耐火材料学科填补了中国冶金教育史上的空白,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7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87项,授权专利823件,科技经费7.54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7项,其中,学校参与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冶金产业校企联盟1个、省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目前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

成果转化

学校科技园成立于1996年,2002年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7年、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位居省属高校第一,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百强。我校胡知之教授团队研发生产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膜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6人

其中专任教师1171人

院士

3人(柔性引进)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 (柔性引进)

国家杰青

1人(柔性引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人

“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攀登学者)

10人(其中,柔性引进9人)

“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特聘教授)

11人

“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人

辽宁省优秀专家

5人

辽宁省教学名师

12人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6个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

7人

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个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

16人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撑计划

10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

14人

办学成就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中国高校体育竞赛百强榜

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辽宁省转型发展示范学校

辽宁省文明校园

辽宁省最美校园

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专业实力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

二级学科硕士点40个

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

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共计8个

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重点支持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共计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