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察学院招生网

text

南京大学胡翼青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大学时代的阅读”专题讲座

2019年4月23日,我校第六届读书节正式开幕。作为本届读书节的活动之一,图书馆邀请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为广大师生作专题讲座。讲座在图书馆大报告厅举行,由图书馆副馆长顾剑主持,教师代表、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胡教授在讲座上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实例和系统的理论给我们讲授了为什么读书,大学时代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等问题。

胡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他所体验的大学,他认为与以往老师们追着我们学习不同,在大学如果不充分发挥主动性那么我们将一无所获。他也指出大学是人生中最后一段能够不用考虑任何问题而潜心读书的时候,我们应牢牢抓住这一段时间。

接着胡教授以母校复旦大学校训——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了大学学习的有用与无用之争,加之多个真实案例,对“有用”和“无用”进行了辩证分析。在读书方面,胡教授将读书分为四个境界:为考试而读书、为博学而读书、为兴趣而读书、为思想而读书,并指出读书是与大师的心灵对话,功利主义色彩越淡,境界越高。

对于做学问与读学术书,胡教授强调,读过一些学术书并不等于学术阅读。让精读和泛读交织,让专业性的阅读和通识性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学科的专门文献和名家大哲的学术书籍发生一种化学反应,这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学术的最高境界。胡教授指出,读学术书会经历一个“坐冷板凳”阶段,可能我们会觉得艰涩难懂,但在经过大约两百本的积淀后,我们便会进入“自得其乐”阶段,此时阅读速度会逐渐提高,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用心。

最后,胡教授指出读书是为了行路,告诫大家不要死读书,要注重应用。胡教授结合我校专业特点,以常州市公安局四位网红警官为例,与大家分享通过他们的不断创新使常州市公安局成为日均一万人次流量的“景点”,其背后是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讨论读书,思想碰撞。胡教授也由此鼓励同学们结伴读书,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共读可以快速全面地提升理解。

胡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同时也肯定了我校连续举办读书节的执行力,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积极参与读书节活动。

整场报告座无虚席,启迪思想,激人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