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

img

自动化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1953年“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与领航设备教研室和舰船电气设备教研室到1970年的自动控制系,再到1998年自动化学院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已形成了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9个基层学术组织的教学科研机构,并与ADI、西门子、罗克韦尔、飞思卡尔等多个国际知名企业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学院目前科研、实验用房24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3.02亿元,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学院亮点

◆自动化学院是学校科研教学传统主体院系之一,是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核心单位。

◆自动化学院是学校规模最大、学生数最多、科研总量最大的学院。

◆自动化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全面开展船舶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鲜明“船海”特色的一级学科。

◆自动化学院拥有“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自动化学院拥有4个一级学科、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及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自动化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自动化学院海军装备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防和船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科特色及科研情况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及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院196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二级博士点授予权学科;1993年获批“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二级博士点授予权学科;1998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博士点授予权学科;2001年“导航、制导与控制”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在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评估结果为优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为A类。

学院以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为主旨,以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领域的装备研制为重点,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在基础理论和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航控制装置与系统、海军装备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第一套套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南惯导)、第一套陀螺单轴稳定器、第一套减摇鳍、第一套船用平台罗经均诞生于此。“十二五”期间,学院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HDP3动力定位系统、第一台中型无人潜航器、第一套船用海洋环境信息处理装置、第一套船用海浪监测设备、第一套船用光纤航姿设备、第一套气垫船驾控系统、第一套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等,为我国海防和船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五年(2013年-2017年),学院承担国防973、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海装重点预研、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技部国际合作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近1000项,科研经费到款10.12亿元;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收录999篇,EI收录1675篇;授权发明专利491项。

导师情况

师资队伍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7名,其中正高职47名,副高职62名,博士生导师73名,硕士生导师123名。专任教师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3人。学院有1团队入选国防创新团队,1团队入选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1团队入选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团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团队入选校“兴海”学术团队。

国际交流

近年来,学院不断拓宽学生培养模式,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与爱丁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建立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同时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斯旺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美国马凯大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悉尼科技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等众多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激励政策

为了提高我院研究生生源质量,鼓励34所自划线高校(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按34所自划线高校对待,下同)、双一流建设高校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学生选择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鼓励优质生源报考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拟制定此政策,针对学院2019级研究生执行。

一、本科生保研我院的激励政策

1、34所自划线高校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保研成绩为所在学校专业排名前10%(含),申请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获得录取资格,入学后给予奖励2万元/人;保研成绩为非前10%,申请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获得录取资格,入学后给予奖励1万元/人。

2、双一流建设高校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应满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A类的学校)保研成绩为所在学校专业排名前5%(含),申请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获得录取资格,入学后给予奖励1.5万元/人;保研成绩为非前5%,申请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获得录取资格,入学后给予奖励0.5万元/人。

二、本科生考研我院的激励政策

34所自划线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满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A类的学校)本科毕业生考研第一志愿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初试成绩高于360分(含)并获得录取资格,入学后给予奖励0.25万元/人。

三、对教师的激励政策

凡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联系招生34所自划线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来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若该教师为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则该教师可优先选择指导学生,且具有推荐其他导师的权利。

四、学院将选拔并资助20名左右保研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生,到国外著名高校短期交流。

五、其他说明

1.所有奖励金额均为税前金额。

2.“本科生保研我院的激励政策”适用于外校推免生及我校学优推免生。

3.上述保研及考研我院的研究生,接收导师(或导师所在的团队)应按照学生获得奖励金额进行1:1配套支持。

就业情况

学院培养研究生过程注重科研能力的锻炼,学生工程研究能力强,研究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就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反馈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的方向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反馈结果看,我院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多年来,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学院毕业生的总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3以上,培养的研究生45%以上在国防系统内服务。学院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等国防科技工业集团一直把学院作为吸收优秀毕业生的首选之一,而且也备受百度、腾讯、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的青睐。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近三年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6年:265分。    201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310分;其他学科:265分。

2018年:控制科学与工程:270分;电气工程:270分;其他学科:260分。

研究所及科研团队介绍


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船舶导航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发展,秉承哈军工“工学并举、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基于学校精英教育体系,着力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实验教学、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目前中心由14个实验分室组成,其中6个实验分室分别与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联合共建;形成“智能车”、“机器人”、“节能减排”等10支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每年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13项,近5年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200余项,并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科研团队(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研究所

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科研团队自1953年军事工程学院建立以来一直从事性惯性导航系统、光纤陀螺技术、组合导航技术、稳定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2016年获批学校“兴海”学术团队。现有教职工19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2016年获国家“千人计划”批准,引进俄罗斯通讯院士、联邦远东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合作。

近几年来,团队以“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开展新型惯性器件、高精度捷联惯性导航、运载器方位姿态测量与控制为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国家有关“军民融合”、“一带一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展军用技术民用化和推广应用工作,使船用导航技术和设备支持北极航路的开通和航行,使导航与控制技术应用于我国深海油气开采工程。2013年承担的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新一代高精度陀螺仪及系统的引进”在结题验收时获得专家组全部“优秀”通过。2014年与工业部门合作获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船舶科研专项目“船用高精度光纤罗经”。同年,再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深海石油开采水下机器人联合开发”立项资助。近五年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涉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项目以及其他多项军品和民品项目。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40余篇,出版教材或著作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申报受理70余项。多项成果通过国防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18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目前在校博士生15人,硕士研究生53余人。2013年团队设立“远航”奖学金用于研究生成果奖励。近期与国外院校开展交流活动,现已有12名研究生在国外联合培养。毕业生就业单位可选择和适用范围较广,主要从事惯性技术、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

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现有教职工12人,教授1人,副高职6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8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二十余人。研究方向为舰船操纵控制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船舶运动控制实验室,完成国内第一套减摇鳍和全航速减摇鳍装船,首次零航速实船减摇试验和首次带航速收放工作艇。在船舶减摇及舰船操纵控制领域居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为海军及船舶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学生就业方向多为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军装备科研部门。研制的减摇设备、工作艇收放装置装备于我国海军、海警及渔政等部门,创造产值数亿元。在研项目包含工信部高技术船舶、自然基金和科研预研等,年到款千余万,涉及舵鳍控制、高性能船综合姿态控制、全航速减摇控制、船体运动补偿及液压直驱技术等。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的科技奖励,发表百余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拥有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

电气工程研究所  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职工16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导4人。面向船海电气工程领域,培养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设置以下研究方向:船舶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集成电机推进器节能与噪声抑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储能。电气工程学科现有实验室面积1700平方米,可以开展500kVA以下功率等级的各种研究试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科研标志成果有:我国首条深潜救生艇的联合电力推进系统、亚洲首座潮流电站的电能转换和控制系统(国家“863”项目)、多模块并联大功率专用电力变换装置等。近几年,发表的核心刊物以上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多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5项,承担省部级项目及横向课题多项。

智能控制研究所(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团队)  

智能控制研究所是学校首批兴海学术团队之一,现有教职工15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实验师1人,其中6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年均指导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30余名。团队以智能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向:1)以智能机器人为对象,开展视觉图像处理、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研究工作。2)以航母舰机适配技术为背景,开展舰载机起飞、引导、着舰阻拦及全自动着舰等研究工作。3)以高性能船舶为对象,开展高速单体及多体船运动姿态控制、航迹跟踪控制及无人艇智能决策与控制等研究工作。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7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防科研项目4项、军品型号及新产品研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8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3部。

“先进舰船导航与测绘技术”创新团队(海洋运载器导航技术研究所)

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组建发展。该团队现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40岁以下教师32人,入选国防“511”人才计划1人、新世纪人才计划2人、教育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2人、校青年学术骨干3人,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研究集体。团队瞄准舰船导航与测绘领域国际前沿,围绕国家、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主要在新型惯性器件及系统、先进航海技术及装备、现代海洋测绘技术及仪器和精密卫星无线电定位四个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

“先进舰船导航与测绘技术”创新团队始于我国船舶导航与测绘技术的发源地(1953年哈军工时期的海道测量专业),是国内诸多新型、高端船用导航与海洋测绘装备的始创者(第一套船用组合导航系统、第一套船用光学陀螺惯性设备、第一套船用海洋环境处理装置、第一套海浪监测设备等)、信息化导航与测绘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国内领先、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先进舰船导航与测绘技术设计及高端装备研发机构,是我国舰船导航与海洋测绘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培养博士92人、硕士447人,其中培养的研究生1/3以上进入国防系统就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201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科学研究方面,研究所以服务“三海”领域为目标,立足国防需求,形成鲜明的船海特色,在导航与测绘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分专项、317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船舶专项、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等计划中承担基础理论研究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4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超过4亿元。学科结合国际前沿方向,紧抓学术发展,出版学术著作24部、发表学术论文409篇,被SCI/EI检索论文341篇。

平台建设方面,入选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和校兴海学术团队,支撑学院获批船舶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系统与生物信息研究所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科研团队、“生物信息学” 科研团队、“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科研团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科研团队 自2001年组建以来,一直从事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团队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国外客座教授2人。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挂靠单位。

团队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军品研发与民品研发并重、传统理论与新兴技术交叉等鲜明特色。

在生物特征识别与智能监控方面,团队先后开展了指纹、静脉、人脸、步态识别以及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等技术研究。指纹身份验证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考务系统。

针对海洋资源开发、探测等应用环境中水下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团队先后开展了水下光学图像增强、声纳图像拼接、水下目标检测识别与定位、水下环境三维重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等方面技术研究。侧扫声呐图像拼接及目标检测识别等一系列技术成果,有效解决了水下探测自主性差等诸多关键性问题,形成了行业特色。

针对海洋大尺寸装备焊接,团队开展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检测、智能化焊接切割等方面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造船及海洋装备平台建造、核电站、化工压力容器和大型场馆钢构建设中的自动化焊接与切割。

团队多年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防某部预研项目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团队指导学生参加的“国际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大赛”获世界第四名2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2次。

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40余人、硕士研究生240余人,目前在校博士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团队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科研团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毕业生就业面广,从事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中涉及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仪器仪表、通信、通讯等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技术支持、销售、技术管理等工作。

“生物信息学”科研团队 

“生物信息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新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着重研究利用控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生物信息问题。

“生物信息学”科研团队于2013年组建,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并柔性引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1人,聘任美国印地安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客座教授3人。

面向国内需求,立足国际合作,研究团队通过不懈努力,已迅速成长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团队现建有“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HVP)中国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基因功能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高通量测序数据解读、药物互作信息挖掘、基因调控网络构建、脑遗传影像分析、细胞免疫机理分析等国际前沿领域与国内外合作团队共同展开高水平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它学术论文近百篇。团队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80%的博士研究生具有在国外学习工作1-2年经历。毕业生就业面广,从事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中涉及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仪器仪表、通信、通讯等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技术支持、销售、技术管理等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

自2002年以来,一直从事理、工、医交叉融合方面的研究,所在学科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团队成员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随着社会对大健康、智能医疗的关注,团队在图形图像处理、移动医疗、手术导航、生物医学仪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医学图像识别分类、三维重建和手术规划引导等诸多关键性问题。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863重大航天专项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发表包括SCI、EI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

团队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发的“骨折整复术前模拟与术中智能导航系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三等奖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研究生毕业去向主要有航天和部队院所,大专院校,华为、中兴和酷派等著名IT公司,美国GE公司和西门子、花旗银行等外企。同时,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大学、英国邓迪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选派了多名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联合培养。

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科研团队 是一个比较年轻又最具前景和希望的团队,团队成员自2001年至今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

近两年,各国政府纷纷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中国务院于2017年出台了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教育部于2018年4月发布了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行动规划。该团队主要成员重点在计算智能、智能机器人以及生物医学交叉等相关方向开展研究。主要包括进多种自然计算方法及其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应用;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在国内较早开发了巡逻安防机器人、桥梁检测无人机等系统;生物医学与脑科学方面,在脑机接口机器人控制、脑图像与疾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包括脑机接口控制机器人等相关方向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形成了特色研究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多项民品项目。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检索70余篇。完成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未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占领制高点,该团队针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团队形成了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机器认知与视觉智能、人体增强与混合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等几个稳定研究方向。

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目前在校博士生17人,硕士研究生18人。毕业生未来就业单位可选择和适用范围较广,主要去向为需要人工智能人才各个行业,包括传统行业和各类新兴行业,包括医疗、教育、制造、互联网等等。

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海洋所)(先进控制与智能驾控技术研究团队、水下无人系统与自主控制技术研究团队)

创建于1982年,秉承“诚信、和谐、开拓、创新”的精神,已形成“敢想、敢为、敢赢,求真、求实、求严”的研究所文化。现任所长严浙平教授,副所长付明玉教授,支部书记兼副所长张伟教授。

研究所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团队,属于“水下机器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船舶导航与制导”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水下无人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入选学校“兴海”学术团队,现有23名教员,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高工1人、讲师6人,其中博导8人、硕导1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511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1人。

研究所由舰船运动先进控制与智能驾控技术研究团队水下无人系统与自主控制技术研究团队组成。研究所面向国家海洋工程和国防装备的研发需求,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船舶航行与作业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已形成水下无人系统、船舶动力定位、气垫船智能驾控、援潜救生信息化与海洋空间对接自动化等研究方向,其中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无人潜航器技术和气垫船智能驾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水下无人系统平台总体与优化技术、环境探测与认知技术、自主规划与决策技术、海洋内空间自动化对接及收放,高速船安全航行先进控制技术、舰船运动网络控制技术、舰船运动控制冗余技术、舰船半实物仿真技术、舰船编队组网与协调控制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海洋所自成立以来,累计承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防973、装备预研项目、型号项目50余项,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科研经费近2.1亿元,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8年荣获“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研究所已获得211工程、高新工程和保障条件建设经费四千余万元,现有科研实验用房2300平方米,研究设备固定资产总值八千余万元,已建成优越的科研和实验环境,为复合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实战平台和外场(松花湖、千岛湖、抚仙湖、上海、大连、青岛、连运港、广州、舟山、大亚湾、湛江、三亚等地域)海试验证的历练机会,“只要你愿意,创新需要你,实干练就你,就业欣赏你,成功等着你”。

历年来,研究所围绕船舶动力定位、水下无人系统、气垫船综合驾控、援潜救生信息化与海洋空间对接自动化等技术领域,先后已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90余名,硕士600余名,2018年在站博士后、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60余名。研究所已与乌克兰马克洛夫国立造船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建立了留学互访关系,已派多名博士研究生前往交流访问。研究所在国内行业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如中国科学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船重工集团、中船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中海油集团的诸多研究所,为学生就业和深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几年的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701所、705所、707所、708所、719所、750所、805所、810所、航天一院、航天二院、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以及中兴、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单位,已毕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获得了各行业、各单位的广泛好评。

随机系统理论与船舶控制工程科研团队(自动化工程研究所) 

随机系统理论与船舶控制工程团队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及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自动化专业牵头单位,为教育部“船舶控制工程”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为黑龙江省“船舶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团队面向国家船海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围绕船舶航行与姿态控制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科学研究,力争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将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为培养具有世界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服务。团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其中1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教师获得黑龙江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团队科研与教学并重,团队成员既有经验丰富从事多年工程项目的老教授,也有富有钻研精神从事基础研究的生力军;既有多年扎根基础教学教书育人的省级教学名师及校级示范主讲教师,也有从事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科研达人。基础研究与工程项目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本团队既具备从事基础研究能力又富于工程设计与实现,既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又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团队现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博士后基金3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3项,工信部基础科研项目1项,工信部MPRD专项3项,国防技术基础项目1项,海军预研项目2项,横向项目8项,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四十八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8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8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团队现承担国家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教改课题5项,校级教改课题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教改文章50篇以上。在教学上,本团队为自动化专业的依托单位,为自动化专业的综合试点改革、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及自动化专业认证提供直接支持,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支撑单位。

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目前在校博士生20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毕业生就业单位可选择和适用范围较广,主要去向为国外留学、中国船舶重工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所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