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点,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中英)”3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均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90余人,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107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约为80%。现有在校本科生1068人、硕士研究生358人、博士研究生216人,留学生2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0余人。学院师资队伍中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拔尖人才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1人,人社部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4人,龙江学者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兼职和客座教授近50人,其中包括诺贝尔化学奖提名获得者冈本佳男教授。
学院目前在材料科学领域拥有金属材料、无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及表界面科学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在化工领域拥有电化学工程、熔盐与核化工、资源与环境化工等研究方向。学院在纳米强化高强钢、铝镁钛轻合金、树脂基和陶瓷基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聚酰亚胺和聚醚聚尿类高分在材料、手性分离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材料表面功能化技术、生物医学材料、电池和燃料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化学电源的纳米电极材料、储氢材料、铀吸附分离材料、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核废料处理催化材料、熔盐电化学和核废料干法后处理技术等若干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开发的材料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航天航空领域、新能源领域、核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院拥有“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先进材料及制造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及优秀学术团队:“无机功能材料”兴海创新团队,电化学工程兴海团队。近5年来,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国家863项目4项、国防973子专题1项、国防基础科研3项、以及军队工程型号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重点攻关项目及其它横向课题等共5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5亿元;学院出版学术专著1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0余项,实现专利转化2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及其它奖共10余项。近五年来学院在Chem.Rev.、Chem.Soc.Rev.、J.Am.Chem.Soc.、ACSNano、Adv.Mater、ACSNano、Adv.Funct.Mater、Adv.EnergyMater、Nanoscale、Chem.Commun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5。我院的材料学科和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同时有力支撑了我校的工程学科进入ESI前1%,一批技术成果助力国防现代化建设。
学院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实现联合培养共授学位;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实现了研究生互派。学院还与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江苏双登集团、哈尔滨天宝石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省石油化工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现创新性的人才培养。
科研团队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开始建设,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和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挂牌运行。实验室坚持以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结构型、功能型和复合型超轻质材料为重点,以超轻镁锂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超轻质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超轻材料制备、加工及其表面处理中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加快和拓展超轻材料的推广应用。
目前,本实验室主要致力于镁锂超轻合金、熔盐电解、炭材料、泡沫金属、非晶等轻质材料和材料表面防腐与表面组装、材料表面功能化、深海腐蚀与防护、海洋与核能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船舶与海洋先进材料及制造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船舶与海洋先进材料及制造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2月正式成立,本实验室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的战略目标,开展相关高性能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船舶轻量化和先进海洋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
(2)船舶先进材料快速成形与增材制造技术
(3)船海新能源
(4)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及特种功能涂料研究及产业化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是以生物医学材料和器械研究为主线的、跨越机械、物理、化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科研平台,主要致力于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介入医学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力学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
研究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实验室、生物相容性试验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医学器械的优化设计与检测实验室及生物医学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和一个中心研究室。中心目前拥有一批踏实肯干、敢于创新、勇于攻关的年轻科研人员,并将不断吸引高分子化学、凝聚态物理、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力学及临床医学等其它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工作。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研究中心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将秉承“埋头苦干,学术第一”的发展宗旨,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在生物医用材料交叉学科方向上,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交叉学科人才。
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团队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研究所以国防领域“三海一核”及航天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对材料的需求为背景,以国防、民品领域应用为目标,以材料学、力学为基础,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紧随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基础性研究,发扬优势、强化特色,完善结构/功能材料材料体系,增强应用基础技术和前瞻材料应用技术的储备与创新。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技术领域建立和保持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解决“三海一核”及航天等国防领域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重大科技问题,增强材料学科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注重解决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注重解决材料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使用性能表征、低成本技术等若干共性基础问题。重点开展陶瓷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研究。在高温结构陶瓷、碳陶瓷、超轻浮力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分析、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团队
高性能新金属材料研究主要开展新型金属材料(如高性能镁锂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推广应用研究,紧密围绕航空航天、地面交通、海洋工程领域对轻质高强新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需求,开展新金属材料的设计、低成本制造技术、材料微结构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技术等研究。
研究所拥有2个先进的材料研究实验室,一是材料制备实验室,装备有2台真空熔炼炉,1台真空烧结炉,两辊轧机,在建的有无真空烧结炉和超声波固态成型制造装置等。该实验室可进行镁锂合金、铝合金等轻金属材料的熔炼、板材轧制成型加工以及高性能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成型等。其中的镁锂合金及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以相关的研究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所还拥有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实验室,装备有各式各样的动态加载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等,主要包括:F6mm、F14.5mm、F20mm和F80mm口径的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F60mm和F80mm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动态断裂试验装置等,可进行各种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岩石、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的动态压缩、动态拉伸、动态剪切、动态断裂韧性测试、裂纹扩展速率测定等试验内容,该实验室装备齐全、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软件先进,整体实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所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镁锂合金、高性能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在镁锂合金、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设计、制备、表征和推广应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另外,在国内还较早地开展了先进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研究,在应力波加载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成果。近年来发表SCI论文8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出版专著3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获得首届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团队奖和第三届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奖各1项。
海洋工程金属材料研究团队
海洋工程金属材料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12月。研究所以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领域“三海一核”对金属材料的需求为背景,以服务于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电站工程、核能应用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重点开展海洋工程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技术推广研究。研究所秉承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原则,以需求为牵引,发挥优势,带动应用研究。跟踪国际前沿,进行基础研究,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为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基础和技术储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点开展纳米相强化高性能海洋工程和舰船用钢和钛合金、先进铁基和钛基耐热合金、高性能耐腐蚀合金及耐冲蚀合金、特种金属成形加工技术、耐辐照核工程结构材料和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服役行为、高性能材料的先进表征技术等方面研究。注重解决材料设计制备工艺/结构/性能相互作用机理、服役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共性基础问题。
研究所充分利用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领域的优势,注重开展内外合作和交流。通过邀请国际上著名专家加盟,成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性能结构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目前,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所和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所与国内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通过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凝聚哈尔滨工程大学和研究所及企业的研究力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优势。
功能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1)介观态异质界面多级结构先进无机功能材料构筑及性能研究;
(2)海洋中低浓度铀富集与分离纯化;
(3)长效海洋防污涂料开发与工程化应用;
(4)舰船仿生功能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研究团队成员中1人次获得省杰青,1人次获得市杰青。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140余篇,被引频次13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项(授权1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新能源材料与电化学研究团队
前身为始建于1970年的“潜艇与鱼雷动力能源研究室”(对外称新能源研究室),在潜艇铅酸电池、万瓦级鱼雷电池、声纳浮标电池等的研发方面取得过突出成绩,获得过多项科技奖励。目前瞄准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洁净能源对动力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本着“立足基础、面向应用、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燃料电池(直接碳燃料电池、直接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直接尿素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
(2)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
(3)超级电容器;
(4)环境电化学。
近年来,该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技术基础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近5年来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100余篇,9篇文章进入“ESITOPPaper”行列;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编写出版国防特色教材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本方向的研究生就业率100%,直博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曹殿学教授,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欢迎化学、应用化学、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微纳新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生物安全性研究;
(2)稀土发光材料的软化学方法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3)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以及肿瘤光学治疗中的应用;
(4)介孔光磁复合功能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多模态肿瘤成像与光学治疗中的应用;
(5)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构建的新型储能材料;
(6)二次电池及气敏材料。
研究团队成员中1人次受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次获得省杰青。所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3人次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人次获得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并有多人在国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5以上论文45篇,最高影响因子45.66,他引次数超过一百的论文5篇,ESI高引论文(Toppaper)13篇,论文他引2000余次,H指数4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十余项课题,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海洋先进材料研究团队
由从事海洋腐蚀防护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功能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组成,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为我国造船、交通运输、海军装备、海洋开发等部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设计成果。该研究团队主要服务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学科“三海一核”,以“三海一核”的新材料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开发能够工程应用(顶用好用)的特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坚持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依靠学校的雄厚基础和优势学科形成研究成果,依赖于青岛市海洋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和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研究成果进行生产、工程应用及产业化,同时开展广泛的科研学术交流合作,充分整合国内外的优良资源,引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三个方面:
(1)隐身材料,包括声隐身材料(阻尼减振材料、吸隔声材料)、红外隐身材料和电磁隐身材料;
(2)特种防护材料,包括聚脲系列防护材料、环保型长效防污涂料、飞行甲板防滑材料、电磁屏蔽系列材料;
(3)轻质功能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保温泡沫系列材料、深海系列浮力材料。
先进碳材料研究团队
以能源、环保领域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炭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结构设计与组装;
(2)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基础研究;
(3)多孔炭材料的孔结构的控制及在污水处理的应用。
研究团队成员中1人次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次受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次获得省杰青。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0余篇,他引5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十余项课题,获省部级奖励2项,并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熔盐与核材料化学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是熔盐化学和核燃料化学
研究包括:
(1)熔盐电解;
(2)熔盐萃取;
(3)熔盐物理化学;
(4)熔盐电解乏燃料干法后处理;
(5)钍熔盐堆闭式循环。
近年来,该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防基础、教育部、省、市各类科研课题近二十项,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8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三部。该团队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有色研究总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长期合作。
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
引进诺贝尔化学奖提名获得者、原日本高分子学会会长、高分子学界世界知名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岡本佳男为团队特聘教授,与日本、韩国等国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具有紧密的联系,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结构可控高分子的合成与功能(包括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光学活性高分子以及其它结构可控高分子);
(2)手性分离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普通手性化合物的分离以及手性药物的色谱拆分);
(3)新型高性能、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包括高性能树脂和导电高分子材料)。
所培养的研究生中,4人次获得硕士生国家奖学金,3人次到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短期学术交流。近年来,该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863项目、省市各类课题及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近1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团队
致力于从资源回收、能源利用、污染减排角度进行工业污染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主要针对两个领域:
重点化工行业污染控制和海港口基地(海岛)环境污染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石油化工污水生物/物化处理技术,难降解污水高级/超级氧化技术,高浓度复杂污水物料分离及纯化技术,高性能吸附与催化材料合成及应用,海域环境油污染回收技术。
该研究团队在大庆油田和大庆石化建有研发基地,与企业合作广泛,实现校企联合、科研与实践结合、产学研融合,注重研发的应用价值。
金属及化合物功能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从事新型金属材料表界面理论及技术、无机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以及金属及化合物功能材料在“三海一核”领域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金属材料组织调控及强韧化;
(2)金属材料表界面理论及工程;
(3)多功能复合催化剂设计及制备;
(4)基于催化还原原理的机外净化脱硝技术;
(5)功能薄膜设计及制备。
近5年来获得省部科技级奖励5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4项),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技术基础、高技术船舶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同时研究所教师承担省级教学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及专著5本。主持省级精品课、视频公开课2门,主持校级研究生、本科精品课程2门。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20余次。
就业情况
在就业难度逐年加大的大背景下,近几年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博士研究生就业率多次达到100%。
硕士毕业生出国、读博比例逐年提升,目前已达到就业总人数约20%,所去读博国家多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地区国家;国内读博的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
由于我校曾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国家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之一,学校培养服务于国防部门的人才居多。研究生就业领域广泛分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中国工程院物理研究所、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建集团、徐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核集团、中国南航集团、中国一汽集团、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长城汽车、四川长虹、中兴、华为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国家500强。就业单位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进入世界、国家500强企业就业学生达50%以上。
近三年各专业复试线
年份 专业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 265 | 305 | 279 |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 265 | 290 | 260 |
085204材料工程 | 265 | 265 | 260 |
085216化学工程 | 265 | 265 | 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