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

im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射击指挥仪本科专业,1961学校又设立了军用电子计算机硕士点,是我国最早创建计算机学科和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66年学校设立电子计算机系,1979年设立了计算机科学系。2001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前列。1981年以来先后获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学科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全国33位、软件工程学科排名全国34位。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全国排名B+(24位),软件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B(34位)。

学院下设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软件与数据科学、嵌入式与物联网三个研究所和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两个中心。拥有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分中心)、哈工程-东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舰船仿真研究中心、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新一代网络信息保障省级工程实验室、黑龙江省国家保密局保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特色优势学科平台。与IBM、东软集团、久其软件、用友集团、中软国际等30余家IT企业在学生实习、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着力培养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学院一大批学生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等全国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折桂。2015年我院学生团队在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获奖学生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成功培养育出微触、千帆创客等学生创业实体公司,微触公司已完成千万级融资。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黑龙江省金奖,并连续三年成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暑期“三下乡”等特色活动被《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省级媒体报道20余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5%左右,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98%以上。学院毕业生以优良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科研情况

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以我国第一台舰载电子计算机“901型鱼雷艇指挥仪”和第一代采用国产晶体管的“441B  系列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近年来承担过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委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5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委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40余项。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学院科研经费到款近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74篇、EI检索852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0多项。部分成果被转化为产品,产生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耕于当年军工圣殿,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将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毅笃行,努力把计算机学院建设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导师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8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76%,有海内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超过50%。聘有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院士、长江学者领衔的兼职客座教授15人。教师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6人,省级以上学会理事9人。目前学院共有学生2100多人,其中本科生1500多人,硕士研究生400多人,博士研究生100多人。

国际交流

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天普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学研究合作关系,每年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近五年,参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及论坛40余次,邀请国内外院士、杰青等著名专家学者300余人次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20余人次赴国(境)外访问交流。

在学校专项政策和经费支持下,学院支持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支持成绩优异的研究生到国外进行短期(三个月)和长期(半年至一年)的交流和进修。近5年来,有40余名研究生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开展联合培养和中短期交流。


资助政策

为了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校及学院制定了奖助学金体系。学院严格落实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由学校与导师对研究生共同资助。同时,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就业情况:

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踏实可靠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近三年来,我院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分布于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所、国企和央企,有少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和考公务员,博士毕业研究生大部分选择到高校从事科研工作。

近三年分专业复试:


科研机构及特色团队:

嵌入式与物联网研究所

嵌入式与物联网研究所设有嵌入式与物联网团队、信息与系统安全团队、智能计算与安全团队、图像处理与智能感知团队四个基层学术研究团队。研究所共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1人。另外,嵌入式与物联网研究所有来自信工所的兼职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硕导2人。研究所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核高基”子课题、国防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保密技防改造项目100多项,发表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论文600余篇。

所属特色团队:

嵌入式与物联网团队

嵌入式与物联网团队主要从事智能嵌入式终端、物联网及大数据处理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等研究方向。研究室共有教教师13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5人,中级职称5人。

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和“互联网+”国家发展计划的推进,物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该团队多年来从事物联网及大数据处理相关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核高基”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防“十一五”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保密技防改造项目、多项Intel中国大学合作项目等其它基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80项。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青年科技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及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国际学术刊物以及计算机学报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共1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20项。尤其在车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终端研究方面,已经深入研究多年,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公交行业多家单位的认可,某些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历年来,团队已累计培养博士生30名,硕士生300多名,结合科研任务积极创造条件选派研究生到Intel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实习及科研实践以完成硕士论文,主要就业于中科院微电子所、软件所等研究所,以及Intel、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等一流企业。

图像处理与智能感知团队

图像处理与智能感知团队自成立以来,十余年间一直从事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智能感知、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

团队成员有丰富的图像处理方向的科研经验和技术积累,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并获得了多项相关发明专利授权。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长期项目合作关系,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等。

随着空间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不断发展,为我国遥感图像处理、水下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团队针对各类遥感图像的特点,重点在小基高比图像匹配、SAR图像目标检测与分析、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识别、光学遥感图像智能解译、水下AUV目标检测与识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相关领域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形成了本团队的研究特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天地一体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以及其他多项军品和民品项目。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授权近40项,许多成果已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工程计算软件,得到行业内研究所及相关部门的认可。

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百余人,目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40人,团队每年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两人。学生就业情况较好,毕业生就业单位可选择性较大,主要去向为知名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等。实验室具备高性能计算机、高档微机70余台,高档服务器一套、计算机集群系统一套,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

信息与系统安全团队

信息与系统安全团队是在校领导及院领导的积极倡导下,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天安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信息与系统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实体机构,目前有教授2人、博导1人、副博导1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15人。

自2004年始,团队研发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计算机运行可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创造性提出“系统运行控制”、“最大不可切分逻辑”、“终端结构不完整”、“过程重构计算机”、“数据访问陷入”等理论及“网络空间”与“设备空间”等概念,组织攻克了计算机运行控制领域“控制信息爆炸”难题,取得了运行可控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2009年在计算机领域率先引入“计算机运行时的态势感知”概念,并建立网络空间防泄密体系,2015年提出基于国产化技术国家信息安全第二发展阶段主张,开展运行可控技术与国产化基础软硬件整合研究。先后主导了国家新型的信息安全体系、安全云技术架构、安全CPU、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芯片等重大课题研究。通过十多年对运行可控的潜心研究,构建了安全的计算机运行计算环境,实现了对未知威胁防御的重大突破,经历长达十多年的理论论证与技术攻防对抗验证,构建了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防御体系,为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项目研究及国家保密局的信息安全专项攻关项目的研发工作,已经形成了专属信息安全类产品,并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10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学生们借助科研项目的研发契机使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业务水平的创新能力得到长足进展,毕业后顺利投身到国际、国内等知名研究机构与企业。

信息与系统安全团队拥有面积超千米的工作及实验场所,多台高性能服务器、高端配置电脑等设备、现代化会议室、安静宽敞明亮的工位及休息室等。

智能计算与安全团队

智能计算与安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共建有联合实验室,瞄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需求,联合开展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验室现有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硕导2人,讲师5人,来自信工所的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硕导2人。

近年来团队围绕国产化替代工程深入研究了安全计算机体系结构、测评与系统优化技术、云计算安全与隐私、机器学习及其安全与隐私、网络攻防与监管、计算机视觉等理论和技术。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涉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横向项目。

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60余篇,出版编译著20部,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科技奖励6项。

团队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10人、硕士研究生近100人。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范围很广,主要去向为北、上、广、深等地IT企业和电子、航天、船舶等科研院所。

软件与数据科学研究所

软件与数据科学研究所设有软件与社会计算团队、分布式计算团队、智能信息处理3个基层学术研究团队,研究所共有教师4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4人。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2项、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类计划项目100余项以及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取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

所属特色团队:

软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

软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每年在国内外SCI/EI检索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杜克大学,以及欧洲、日本、港澳台等诸多高校有紧密的学术联系。团队人员多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及船海核领域的横向课题,承担了电子政务建模仿真、舰船信息化与仿真、高技术船舶数值水池创新专项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团队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

分布式计算与仿真团队

分布式计算与仿真团队多年来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检索多篇,其中JCR1、2区论文15篇。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3项,科研经费总到款约3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7项。承担硕士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课、博士生校级学科学位课教学任务,指导硕士生毕业100余人,指导博士生毕业15人。从事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系统平台产品研发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审计署计算环境与大数据环境、研发大数据处理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多领域深度问答系统、机器学习及其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联网审计技术、政策血缘网络、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等。

数据与知识工程团队

数据与知识工程团队一直从事数据挖掘、大数据与知识工程、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软件理论、智能信息处理、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软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可信计算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博导3人,硕导8人。

团队始终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关注成果转化、全力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积极研究探索团队研究方向相关理论及新技术。近几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基础科研重点和一般项目各1项及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300篇。近几年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中国科学等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多年来,团队还致力于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与船舶、通信、交通和医疗卫生等行业有着广泛、深入的科研合作,开发出一批技术先进、针对性强、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目前仍在这些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始终坚持“软件开发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培养理念,培养质量有了长足提高,深受高端用人单位的欢迎。

历年来,团队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200余人。目前在读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50余人。毕业生就业单位可选择和适用范围较广,主要去向为沿海、沿江地区有关的从事IT业软件开发、管理以及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

智能信息处理团队

智能信息处理团队成立于2006年,一直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处理、虚拟现实、传感器网络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

随着国内国际上对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研究的重视,团队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求特点,主要在互联网、海洋、医学等3个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互联网广告、社交网络、信息检索、海洋舰船仿真、水下传感器网络、医学图像处理和生物信息学等方向上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围绕学校“三海一核”战略目标,团队与核学院“核能仿真与安全研究中心”、船舶学院“深海工程技术研究所”深度合作,共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工信部重大创新专项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ISTP收录学术论文100多篇,完成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百余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黑龙江省十五重点科技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获得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0多项。目前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10余门,获得省、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教学奖励20多项,其中4门课获得省/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北上广深等地的知名企业,如微软、阿里、腾讯、百度等,从事与IT相关的工作,部分学生选择去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继续深造和工作。

团队多年来一直与国内外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有着频繁的交流互访活动,选送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所设有网络与信息内容安全团队和网络技术与安全团队3个基层学术研究团队。研究所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研究所近年承担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各种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近2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取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30项。

所属特色团队: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团队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团队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安全一级学科的骨干支撑方向,以本团队为依托,先后成功获得“黑龙江省新一代网络信息保障工程实验室”、“黑龙江省新一代网络技术与信息保障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称号。团队成员具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此外兼职教授1人。主要研究未来网络与认知网络、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云计算与软件可信性、智慧社区与物联网等,在网络可信性、生存性、安全性、自律计算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积累和技术创新,研究水平被国内同行公认为居国内领先地位。

本团队坚持“立足行业、依托国防、兼顾地方”发展原则,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并重,深入探索了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并联系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网络工程项目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从“八·五”到“十三·五”期间,承担了中船总公司、国防预研项目、国防预研跨学科重点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适用于舰船的专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通信软件,通信子网的冗余容错、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可靠性等问题,重点解决为船舶工业和海军现代化服务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技术,突出了可靠性、实时性和抗毁性的研究。同时,提出和研制了“具有双子网结构的并行容错局部网络系统”、“分布式容余磁盘系统”、“舰载分布式火控系统备份、重组和恢复系统”等,并圆满完成铁路“多媒体网络系统”、“车辆企业网”和“哈局车辆红外线数据网”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在全国铁路系统推广使用。 此外,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人体自律神经系统理念,研究了“任务关键系统自律维修性”、“任务关键系统自律恢复性”、“生物启发的网络安全技术”等特色技术,突破了“大规模网络安全预警分析技术”、“系统可信性设计及评估技术”、“数据库系统安全性增强技术”等,研发了 “系统生存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抗入侵和恢复系统”等。

本团队正在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自然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技术等项目30余项,紧密围绕“认知网络技术”、“软件可信性增长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自律可信计算机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等开展研究,重点在面向关键任务系统的可信性、安全性和可生存性等方面有所突破,保持本研究方向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结合项目的开展中,近年来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相关项目7项被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内首创”,获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申请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部分成果已在军、民企业中得到推广使用,直接或间接效益达数千万元;出版了《舰载C3I系统局部网络抗毁性设计技术》、《软件可靠性模型及应用》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20余篇;培养博士生30余名,培养硕士生150余名。由于本团队多年的研究积累,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已成为我院旗舰学科中重要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军用C4ISR系统、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和民用关键部门等提供高可信、高生存、高可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同时也为国防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机器感知与智能计算团队介绍

机器感知与智能计算团队主要从事可信计算、深度学习、分布式可信存储及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水下机器人多任务分配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

响应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号召,针对军用云计算、军用大数据等应用背景,为保证军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的自主可控,该团队针对军用分布式存储对可信性的要求,重点在分布式存储系统安全可信体系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认证和审计、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预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分布式可信存储等方面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形成了行业内特色的研究群。同时,课题组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密切合作,针对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水下机器人多任务分配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组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涉及军用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多项军品和民品项目。

经多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30余篇。完成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许多项目成果已经被军委装备发展部采用,同时多项民品项目均已经落地使用并获得用户好评,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可靠性故障诊断方面,本团队与校机械学院舰炮研究所及中广核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轮机轴系振动故障健康诊断系统”为核电机故障诊断预测和排除提供了有效支持。历年来,团队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0余人,目前在校硕士生18人。毕业生就业单位可选择和适用范围较广,主要去向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及成都等计算机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就业方向主要为以BAT为主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各大研究院所。

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泛在网络与信息内容安全团队)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暨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基地)创建于2005年7月,是在国内著名领域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以及学校支持下成立的。中心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成立的十五支“兴海学术团队”之一,也是计算机学院首批入选的唯一团队。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由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担任,中心常务主任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武教授担任并主持日常工作,同时聘请国内著名信息安全专家方滨兴院士、云晓春教授担任中心顾问。作为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哈尔滨分支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实施的一支重要技术支撑单位,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中心人员梯队包括院士顾问1人、专兼职教授/博导5人、副教授/硕导2人、讲师2人,此外还有硕士、博士研发人员60余人。研究中心核心骨干成员均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进行了多年深入的研究开发工作,参加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近些年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目标导向类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省市重点攻关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守“求真务实”的做事理念,秉承“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落实产品战略”的发展思路,科研工作遵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开展学术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具体业务包括: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研究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并推广转化、开展信息化咨询及信息安全服务、实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以及提供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全面解决方案。

研究中心主要围绕着互联网、物联网及下一代网络的泛在性、可信性与安全性,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中心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网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泛在网络与普适计算三个方向,重点研究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基础科学问题。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型项目近20项。发表了包括《Computer Communications》、《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以及《通信学报》等在内的高水平文章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余篇。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心注重加强国际国内同行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国内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杜克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定期派遣年轻教师以及博士生赴合作单位进修及学术访问。

面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国防军用网络信息对抗需求以及民用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真实需求,开展工程应用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品研发工作。近几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以及横向合作应用项目等30余项。中心在信息内容安全及网络安全监测研究及工程化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实施的一支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圆满完成了多次两会以及G20等重要会议信息安全保障任务,并在“十八大”凭借中间人技术取得了与google公司技术对抗胜利。组织研发“海*”、“HIS7800”系列信息安全产品10余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9项,完成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认证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相关产品与系统已经在黑龙江省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形成批量销售。

研究中心信守“做事做人,以德为先”的原则,打造“以人为本,务实创新,诚信合作,互惠共赢”的文化理念。在团队建设与制度管理上,坚持人才是团队发展的根本,打造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形成“1+1>2”的团队合作效应;在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上,强调创新是团队事业活力的源泉,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对外拓展与合作交流上,讲究诚实守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研究中心以培养出色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通过技术培训、项目锻炼以及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培养既具有扎实雄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项目与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兼备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在整个研究生就读期间,中心为研究生精心拟定了七个阶段的培训计划,从项目管理国际认证体系、项目实战经验与编程技巧到论文专利撰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门培训。中心研究生经过系列培训以及实际项目锻炼后,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与锻炼。中心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在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就业后也很快能够成为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目前在校博士生7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中心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国际/国内一流IT公司、BAT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电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中心培养的历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详见网页:http://www.isrc.hrbeu.edu.cn/index.php?act=xsjy

除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外,中心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按月科研补助以及年终科研奖励:博士生津贴标准为800~8000元/月;硕士生津贴标准为500~5000元/月。在实施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中心积极为研究生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打造和谐的团队文化。中心定期组织的旅游活动及一系列体育活动,使得全体成员在活动身心、放松身心的同时,增进了彼此了解,加深了友谊。团队业余文化生活详见网页:http://www.isrc.hrbeu.edu.cn/index.php? act=wt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