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

img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由“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战术导弹部分组建的航天工程系。1978年正式招收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和导弹制导专业四个专业的本科生。1987年军工专业实行军民互转。1995年在航天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及供热通风及空调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基础上组建建筑工程系。1997年增加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8年建筑工程系和数力系的工程力学专业合并,1999年飞行器设计专业恢复招生。1999年组建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9月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恢复招生。2008年成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同年9月开始招生。2008年5月,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目前由三个系和一个研究所组成,分别是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航天工程系和先进动力与热工技术研究所。

学院现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力学”、“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固体力学”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力学”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为国防特色专业。拥有先进船舶材料与力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二、科研情况

多年来,在先进复合材料与智能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结构可靠性、多相流体动力学、结构健康检测、弹性波理论及应用与微纳米力学等方面总体处于国内一流水平,部分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服务国防,特色鲜明。

“十二五”期间,学院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签订合同额1.33亿元,经费到款1.14亿元。国防863项目获持续滚动支持,973课题立项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5项等获批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4项,并首次获得重点项目支持(联合立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7项。其他纵向科研类项目如:高技术船舶计划、基础科研计划、技术基础计划、总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等也有突破,立项数及金额显著增加。

“十二五”期间发表论文数量、质量均有大幅提升,SCI论文129篇,EI论文577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专利申请显著提升,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3项,授权发明专利5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76项。

三、导师情况

学院现有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教师7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7人。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萨夫钦科、流体力学所所长辛普年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李少凡等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定期来院开展教学及学术交流工作。

四、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乌克兰科学院、鲍曼大学、北海道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

五、资助政策

按照学校文件执行,以学校公布的最新文件为准。

六、就业情况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航天与建筑领域,面向工业信息系统单位,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就业渠道,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有效补充,保持了良好的就业结构。主要就业单位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中航光电、中航动力、中船重工、中建、中铁集团、省市设计院、地产集团、华为集团。在全国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大背景下,两届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七、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专业名称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力学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0分 总分不低于255分
土木工程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91分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0分 总分不低于255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0分 总分不低于277分
建筑与土木工程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0分
航天工程 总分不低于265分 总分不低于260分 总分不低于255分

特色团队

1、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在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理论分析与计算,核电站安全壳的结构力学,抗爆和耐久性分析与健康监测,雷达天线罩和舰船上层建筑的复合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超音速燃烧与复合材料烧蚀,火箭发动机流动与内弹道,弹用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实验及仿真,船舶污染物控制技术,船舶和建筑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关键技术硏究以及建筑和船舶等受限空间内的火灾动力学问题、消防性能化设计、可燃气体爆燃及抑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纵向课题,同时在海洋工程和核电站等领域的相关院所开展广泛的合作和承担一定的横向科研任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土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建筑材料学报》和《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2、工程力学系

工程力学系现从事弹性波动理论、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船舶及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焊接变形,焊接应力及焊接工艺优化分析,多尺度、多场耦合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等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of Solids》《Physics Letter A》、《Composite Structur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Materials & Design》、《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拥有黑龙江省级暨工业与信息化部部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中心现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3200平方米,设备资产4800余万元。

3、航天工程系

航天工程系飞行器设计方向密切与力学(包括弹塑性力学、结构力学、疲劳、断裂力学、动力学、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和材料科学联系,重点开展以舰载机为核心的气动、流固耦合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民用航天等方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可靠性工程方向围绕着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以保障和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探索和发展可靠性、维修性、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特别在系统和结构的可靠性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军品型号的可靠性分与优化设计的科研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培养了一支从事结构可靠性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的研究生,在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大型工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领域形成了我们独有的特色,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4、先进动力与热工技术研究所

团队现有教授7人(其中兼职院士1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18人拥有博士学位,博导7人,硕士导师15人,拥有海外工作一年以上经历11人。团队研究领域包括航空宇航推进技术、水下动力推进技术、超空泡航行体技术、多相流体动力学、火灾动力学与消防安全工程、暖通与舱室环境等。团队拥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金属燃料发动机科研实验室,依托学院与航天科工六院合作成立了“跨介质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与汉光集团成立了“金属燃料新型动力”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火灾与消防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31所合作成立了“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实验室。5年来科研团队承担科技部、军委科技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相关研究院所等各类纵向和横向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4300万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团队有多名专家在宇航、力学、兵工、消防等学会和核心期刊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编委,有多名教授被海外和国内行业单位聘为“特聘高级专家”,多名教授担任国家各类科技评审专家和学科评审专家。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影响力,目前团队紧密结合学校的“三海一核”发展战略,保持特色,交叉融合,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5、先进轻质与多功能结构团队

团队依托于“先进船舶材料与力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复合材料与力学”校兴海学术团队,从事超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多功能开发、防护材料及结构和基于超材料的声热隐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超轻复合材料方向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整体先进部分领先水平。

团队现有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教授2人,讲师3人。团队成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200 余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有关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首部专著。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基础类一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团队的研究方向;超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多功能特性开发、防护材料及结构、基于超材料的声热隐身技术。

6、运载器动力学与控制学术团队

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团队已承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所承担的纵向科研经费达600余万元,目前已拥有包含大型电动振动台,LMS振动测试系统等先进的振动测试仪器的振动实验室,实验室投入的建设经费达500余万元。团队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已经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论文被SCI他引1000多次。团队与德国锡根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建立了很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研究方向:团队面向国家科技发展重要需求,紧密围绕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等行业高端装备和新型材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振动及其控制、气动弹性分析、新型材料结构动态强度分析与设计、流固耦合振动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