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斌,女,湖南涟源人,1972年12月出生,副教授,中文系主任。2009年6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3月进入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讲授《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港台文学专题》、《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中国旅游文化》等多门课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二、学习、工作经历
1993.09-1996.07 湖南娄底师专,政史教育专业读大学
1994.04-1996.12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1996.07-1999.08 湖南娄底师专党委办、校长办,文秘
1999.09-1999.08 湖南娄底师专初教系,政治辅导员、学生干事
1999.08-2003.02 浙江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3.03-至今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与教学
2006.09-2009.06 上海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0.04-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
(2)现当代小说评论
四、科研成果
1.著作
(1)《都市市貌与海派气质:清末民初长篇都市小说上海叙事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6月
(2)《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考毕业论文写作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10月
2.论文
(1)《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上海形象与上海批判》,《“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2)《穿越形式与意味的隔膜:苏童小说的意象营构》,《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先锋作家的意象化叙事策略:基于苏童小说的考察》,《社科纵横》,2010年第3期。
(4)《苏童小说的“水”性隐喻意象与主题话语》,《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5)《中国当代文学教改视野中的“三种视角”与“四重对话” 》,《社科纵横》,2010年第6期
(6)《空间发现与空间生成:从小说<海上花列传>到电影<海上花>》,《电影文学》,2009年第4期;
(7)《九叶诗派对中国现代新诗的突破与开拓》,《求索》,2008年第5期
(8)《包天笑<上海春秋>的上海叙事》,《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9)《苏童小说的色彩意象与主题话语》,《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4期
(10)《“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三人谈》,《当代文坛》,2007年第3期
(11)难以割舍的文化亲情:作家“本命城”对其创作的启示——以“湘西本土”对沈从文及其构建的“湘西世界”的启示为个案,《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
(12)《旧女性当代生存史的两种书写方式--《长恨歌》与《玫瑰门》的对比阅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3)《从先锋作家历史叙事看新历史小说接近文学本体的方式——以苏童创作为例》,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14)《历史的“当下”性:论新历史小说的当代品格》,《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5)《对真、善、美理想世界的不朽追寻:三毛作品评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16)《无根的写作:卫慧、棉棉作品对“父亲”的解构》,《当代文坛》,2001年第3期
3.课题
(1)《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江浙沪”文化共生现象研究》(13NDJC182YB),浙江省2013年度社科规划课题,负责人;
(2)《上海文化与都市文学的发展与嬗变》(05JJDZH2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2012年,3/10
(3)《基于意象营构的苏童小说叙事策略研究》(Y200803266),省教育厅2008年度课题,负责人;
(4)《清末民初海派小说与近代江南都市文化研究》,省社科联2009年度课题,负责人;
(5)《<当代文学>教改视野中的“三种视角”与“四重对话”》(JK200830),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度教改课题,负责人
(6) 《晚清通俗小说中的上海叙事》(2006YJY011),浙江财经学2006年度课题,负责人
(7)《旧女性当代生存史的两种书写方式——﹤长恨歌﹥与﹤玫瑰门﹥对比阅读》,浙江财经学院2004年度课题,负责人
五、奖励
(1)2011年度校青年骨干教师
(2)2010年被评为浙江财经学院第四届教坛新秀
(3)2007-2008学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4)2011-2012学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5)2008年11月,浙江财经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6)2008年11月,人文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比赛选拔赛;二等奖
(7)2001年11月获得浙江大学2001年度光华奖学金
(8)1999年获“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优秀学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