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3人,博士1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9人,在读博士6人,双能型教师17人。音乐与舞蹈学院始建于1996年,现设有音乐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蒙古族民歌演唱)三个本科专业。拥有音乐厅、排练厅、舞蹈教室、器乐排练室、数码钢琴教室、琴房、多媒体音响视听教室、音乐共同课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专业教学场所,并建立了21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学习、实践、实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我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与教师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活动。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多次荣获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科学论文奖、自治区及地方政府颁发的艺术创作“萨日娜奖”、“骏马奖”、以及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等。我院多次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大学生文艺展演活动,获得表演项目、论文评选活动的国家级和省级一、二、三等奖。
我院突出实践教学、民族艺术、对外交流办学特色,在传承发展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在三少民族音乐与舞蹈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发挥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间高校文化艺术交流,实现师生交流互访。现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东西伯利亚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后贝加尔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为学生搭建了出国实习实训、留学、攻读硕士的平台。已初步建立了以教学、科研、创作、表演为一体,服务、交流并举,充满活力的国际交流体系。
2020年招生专业:音乐学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音乐学: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音乐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音乐学科的基本教学能力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民族地区发展,能在中小学、文化宣传、社会音乐团体等部门从事音乐教学、舞台表演、节目策划、音乐研究等工作或进行自主创业的创新型、应用型音乐人才。传承与发展地方的音乐文化,为地方音乐文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初级和声、主修方向、必修方向、选修方向、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学音乐教学论、合唱与指挥、乐团实践。
音乐表演:培养具备音乐表演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音乐表演学科(特别是蒙古族音乐艺术、三少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表演技能,坚持运用舞台实践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教学及表演工作,各级文化机关群众文艺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企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等相关文化、宣传、演艺工作。
主要课程:声乐、民族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初级和声、歌曲分析与写作、外国音乐史、长调艺术、内蒙民族民间音乐、合唱训练与指挥、蒙古族舞蹈、乐团实践、舞台表演艺术。
舞蹈表演: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舞台实践能力,系统的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够在舞蹈表演、创编方面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具有对各类舞蹈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具备策划、组织和管理各种舞蹈表演活动的能力;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教学、表演、创作、研究等方面专业素质,并能够胜任传承和弘扬地方民族舞蹈文化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蒙古舞风格、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基础乐理与视唱、呼伦贝尔三少民族基础课(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