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1936年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设立的农科和1940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农学院。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立德树人、强农报国、建设一流大学为使命,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多样、培养层次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影响广泛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办学80多年来,学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是福建省省属高校中最早招收研究生和最早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格局,即以农林生物学科为主体,具有农林特色的工科和人文社科为两翼,促进农工、农文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福建省高原学科。学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位点覆盖了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1个一级学科参评,共有17个学科进入榜单。B类学科有10个,其中B+档学科4个(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B档学科2个(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B-档学科4个(林业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C类学科有7个,其中C+档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物学、公共管理)、C档学科1个(畜牧学)、 C-档学科3个(统计学、兽医学、工商管理)。相比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排位进入前10%至20%学科数增加了4个,排位进入前50%学科数由7个增加至13个,绝对进步的学科9个,相对进步学科1个,学科整体水平提升较大。
2017年,学校结合“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坚持“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学科建设思路,按照“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要求,构建“一体两翼”学科发展布局,从“6+12+x”三个层次分类建设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和培育学科,推动学科健康发展,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当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和福建省“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一流农林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积极打造福建农林大学“升级版”,努力为国家和新福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国家、部级重点学科
1.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
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2.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
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3.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
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
二、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
1.高峰学科(6个)
植物保护、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2.高原学科(12)
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三、学位点
1.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业工程
2.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7个)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水产、设计学、地理学
3.专业学位类别(11个)
农业硕士、工程硕士、兽医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林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其中,农业硕士有8个领域,工程硕士有8个领域。
4.普通本科专业(79个)
学校设有79个普通本科专业(2014级起适用),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闽台合作办学专业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