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提出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应系统掌握康复治疗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矫形等康复相关专业知识,注重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传统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综合应用。拥有医学人文精神和敬业的专业态度,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肩负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服务、管理及宣传普及教育等工作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主要课程: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传统疗法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康复医院)、特殊教育学校等从事临床康复治疗以及康复医学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或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设备企业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康复管理、专业设备销售和研发等方面的职业,以及医学和健康卫生相关领域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