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97年成立的计算机系,2001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2010年信息工程系与自控系合并成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年学校与中科曙光联合成立曙光大数据学院,2022年学校机构调整,曙光大数据学院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学院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中科曙光集团合作办学,共建“曙光大数据学院”;与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尔物联网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ICT产业学院”。2020年,“曙光大数据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2132人,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被辽宁省确定为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2017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创新创业示范专业,2020年被确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学院积极组建大学生科技社团,构建了理论学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三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大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挑战杯、计算机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设计、市场调查分析和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80余项、省级奖励15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0余项,省级大创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