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按照“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注重个性、提高素质”的原则,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采取1.5 + 2.5培养模式。即新生入学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内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在完成食品大类平台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齐齐哈尔大学按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于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工作,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具体专业,第四学期正式进入选定的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相关行业生产、研究、检测、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73年设立的制糖工程专业和1983年设立的食品工程专业,1995年制糖工程专业并入食品工程专业,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与英糖合作重新开设制糖工程方向,2018年设立粮食工程方向。2015年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018年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获批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依托齐齐哈尔大学建设有特色地方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黑龙江并辐射周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紧密围绕“五头五尾”发展战略,面向食品精深加工集群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关键环节岗位,着眼于食品产业对创新型食品工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本着“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成果显著的教师团队。2018年入选首批齐齐哈尔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7人。团队中二级教授2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鹤城科技英才1人;黑龙江省粮油学会副理事长1人;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1人,副秘书长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1人,理事3人,青年理事2人,青年委员2人。
专业依托黑龙江省果蔬杂粮和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成绩斐然。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攻关项目和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等在内的各类项目72项,总经费15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180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2部,为黑龙江省和齐齐哈尔市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业不断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12项,发表教改文章10篇,《果蔬加工与饮料工艺学》为校级优秀课程。
专业实验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具有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食品科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粮油食品加工人才培训中心,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重点学科、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拥有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教育部(培育)工程研究中心、省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玉米主食工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果蔬杂粮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甜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甜菜制糖工程技术分中心五个省级平台以及省高校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玉米(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校外有象屿集团、中粮集团、蒙牛乳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实习就业基地。
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踏实肯干的综合能力,学生学风良好,敢于创新。每年都有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技改,近年来获校优秀课堂竞赛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课2门,校级教学优秀奖1项。每届学生中有100人次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项10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校内重点专业。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专业依托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玉米(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黑龙江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粮油食品加工人才培训中心、省玉米主食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优势特色学科“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特色学科”等科研教学平台,拥有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专业教师13人,实验教师2人。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具备高级职称人数共10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6.67%,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3人。专业还具有博士后2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5人(分别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访学交流至少一年以上)。近五年来,专业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承担纵、横向国家、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7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10余部。其中本专业教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Applications of reverse micelles technique in food science: A comprehensive review”论文,影响因子为8.519,在食品相关研究领域的135本SCI期刊中排名第二,属中科院分区工程技术大类1区,该文章获得了同行评审的高度认可。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完成省级、校级教改项目6项,发表多篇教改论文5篇,专业课程《食品营养学》为校级优秀课。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安全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等技能,熟悉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和法规,能在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分析、检测、评价、控制、质量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教师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竞赛、开放实验室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多项获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部分毕业生考入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读研深造。
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齐齐哈尔市海关(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中粮集团、上海光明乳业黑龙江分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食品监督管理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研究、开发和教学教育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