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欢迎你!

img

就业前景

  学校近年来与中建、中铁、中冶等多家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国企建立了稳定的校企招聘合作关系,持续开展“百强名企进校园”系列招聘活动。中建、中铁、中冶等大型中直类国有企业和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等大型地方企业每年来学校选聘人才,学校每年举办专场招聘会百余场,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位居省内高校前列。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考取国内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2021年学校就业工作收到吉林省教育厅的表扬和奖励,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精神、意识和能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数学建模、结构设计、BIM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800余项。
毕业生就业率
  2021届毕业生截至8月初次毕业去向落实87.10%,年终就业率已达到95.06%。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具体情况与数据见图。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就业特色工作
  2021年,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了确保毕业生较高就业率,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明确了2021年就业工作总体目标,并围绕就业目标推动实施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员化”就业工作体系,完善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健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反馈机制,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协同推进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
  一、建立三大保障机制,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
  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学校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一项关系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来抓,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生命线,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由党政一把手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工作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模式,加强就业工作的目标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任务,把就业工作成效列入二级学院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各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就业工作组织保障体系。
  2.建立队伍保障机制
  校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作配合,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学校统一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协调、二级学院推动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校院联动、协同推进、重点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重视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业务素质,支持和鼓励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各类就业指导的学习培训,增强就业服务意识和就业指导水平,选送教师参加就业创业指导培训。鼓励发挥专业教师指导就业的优势和作用,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目前,我校已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丰富、了解学生需求的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成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力保障。
  3.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反馈机制
  建立“三位一体”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构建“全程化、课程化、必修化”的就业教育机制,健全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办好品牌就业指导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促进毕业生高比例就业、高质量就业,以就业质量吸引优质生源,充分发挥就业工作的反馈作用。在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实施毕业质量跟踪调查为途径,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科门类、优化专业结构。
  二、积极搭建三大平台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
  1.搭建市场化和社会化招聘平台
  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开展精准招聘,组织好校内大型综合性供需洽谈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宣讲招聘以及各种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分区域的招聘活动。推动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遵循小型化、行业化的原则,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我校校领导和招生与就业工作处代表学校与中国二十冶、吉化北建等知名省内外大型建筑类企业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并举办了签约仪式,这对于我们夯实校企合作关系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校率先与省就业中心市场部联合引进“留吉就业招聘团”,于2021年4月19日召开校园综合性招聘会,为毕业生留省就业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岗位。学校于2020年12月9日和2021年4月14日分别召开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21届毕业生冬季网络空中双选会和“‘就’在吉林、留吉就业”春季网络空中双选会。两次网络空中双选会,共计参会企业310家,提供招聘岗位34375个。
  2.搭建政策宣传和就业培训平台
  通过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联动宣传网络以及举办宣讲会和人事代理讲座等培训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全面解读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理解、用足、用好政策,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双困学生”就业培训:培训学生共计136人,其中就业117人、升学4人、应征入伍1人、创业1人,就业率90.44%。2021年我校加大了对双困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精准帮扶力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的双困学生培训,有针对性地推荐用人单位,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3.搭建精准服务信息化平台
  学校依托“新媒体”,积极搭建多元化就业创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化服务水平,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高效便捷的对接桥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为毕业生精准推送信息、政策和指导服务。通过学院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微信群及时汇总、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和各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推进毕业生信息和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共享,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使用“互联网+”技术,完善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在学校的管理和调配之中高度互动,实现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精准对接和智能化供需匹配。广泛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定制服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化服务水平,帮助每个毕业生就好业。
  三、不断强化五个到位,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1.就业创业帮扶到位
  学校制定了就业困难帮扶制度,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摸清就业困难毕业生底数,为每个就业困难毕业生建档立卡,准确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大力宣传并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求职补贴的申请和发放工作。2021届求职补贴申报我校向长春市人才申报2021届毕业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的学生中低保类、贫困残疾家庭、建档立卡、贷款类总计150人。共计114700元。
  2.引领基层就业工作到位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工作指示精神,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积极宣传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参军入伍”等国家基层项目,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2021新疆招录内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吉林省总计招录计划是46人,我校有4人成功被录取为新疆地区国家公务员,在全省高校中被录用人数最多。
  3.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服务接续到位
  学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实施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建立未就业学生信息库,追踪学生就业情况。学校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计划,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切实做到毕业生“三不离”—离校不离心、离校不离信、离校不离线。
  4.就业质量反馈到位
  学校连续多年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强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跟踪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情况,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反馈机制。从2013届起,学校定期对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开展追踪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各二级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主要做法、优秀毕业生就业典型案例、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同时还编制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作为招生、就业创业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5.教育动员就业指导到位

  将就业指导课程学习贯穿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就业指导教研室与学生的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在就业中的需求,组织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的职业规划。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将就业工作不留死角,加强学生就业紧迫感。

韩立强校长为央企人力资源部颁发就业指导专家证书

吕海升副校长做客吉林教育电视台聚焦就业创业

中建一局 华南公司专场招聘会

韩立强校长与用人单位交流毕业生招聘情况

校园综合性双选会

吕海升副校长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颁奖

中国二十冶人力资源部为我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

中国二十二冶来我校选聘优秀毕业生

上海二十冶来我校选聘优秀毕业生

2020届新生职业生涯教育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