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职业坚持就业育人,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平台,探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新举措,实现就业稳步推进。自建院以来,共培养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近4万人,
一、基本情况
1.毕业生生源特点
从学院近五年毕业生生源特点看,体现出少数民族多,占比约35%;农牧区户口多,占比约65%;家庭贫困毕业生多,占比约10%。
2.初次就业率
根据教育部毕业生监测系统的统计(每年截止到9月1日),2016--2020年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均超过90%。
2016--2020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年度 |
毕业生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落实率 |
2016 |
2514 |
2388 |
95% |
2017 |
2629 |
2525 |
96.04% |
2018 |
3006 |
2880 |
95.8% |
2019 |
3070 |
2960 |
96.4% |
2020 |
3242 |
2957 |
91.2% |
3.就业形式与就业性质
毕业生就业形式趋向多样化,就业形式涉及协议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升学、应征入伍、基层项目考录、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录用形式等。
年度 |
就业人数及比例 |
医疗 卫生 |
行政事业 |
国有 企业 |
民营 企业 |
升学 |
出国 留学 |
自由 职业 |
预征入伍 |
创业 |
2018 |
就业人数 |
643 |
526 |
142 |
1355 |
198 |
1 |
4 |
1 |
10 |
占比例% |
22.33 |
18.26 |
4.93 |
46.35 |
6 |
0.03 |
0.13 |
0.03 |
0.34 |
|
2019 |
就业人数 |
480 |
609 |
121 |
1407 |
317 |
1 |
15 |
2 |
8 |
占比例% |
16.22 |
20.57 |
4.09 |
47.53 |
10.71 |
0.03 |
0.51 |
0.07 |
0.27 |
|
2020 |
就业人数 |
568 |
176 |
139 |
1369 |
492 |
1 |
80 |
22 |
10 |
占比例% |
19.2 |
6 |
4.7 |
49.3 |
16.58 |
0.03 |
0.56 |
0.7 |
0.3 |
|
合计 |
就业人数 |
1691 |
1311 |
402 |
4131 |
1077 |
3 |
99 |
25 |
28 |
占比例% |
19.22 |
14.9 |
4.6 |
47 |
11.44 |
0.03 |
1.1 |
0.3 |
0.3 |
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民营企业占比47%,医疗卫生单位19.22%,升学约11.4%,国有企业4.6%,行政事业单位14.9%,应征入伍0.3%,自主创业0.3%,自由职业1%。民营企业、仍是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就业单位多分布于基层的中小微企业,这与国家近年来大力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小微企业就业政策有着内在联系。
4.就业区域分布
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看,自治区内就业占82.3%,其中锡林郭勒盟就业占比30.8%,略高于锡盟当地生源数;其他省市区就业占17.7%,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分布已形成“立足锡盟、面向全区、辐射华北、走向全国”的就业网络。
2018-2020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统计表
年度 |
锡盟 |
自治区其他盟市 |
其他省市 |
2018 |
924人 |
1436 |
520 |
32.1% |
49.9% |
18.1% |
|
2019 |
895 |
1473 |
592 |
31.2% |
49.8% |
20% |
|
2020 |
890 |
1677 |
390 |
30.1% |
56.7% |
13.2% |
|
合计 |
2709 |
4586 |
1520 |
30.8% |
52.1% |
17.7% |
二.跟踪调查
学院每年组织网络调查,对当年毕业生和已毕业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当年毕业生调查超人数过毕业生总数70%,三年毕业人数达到毕业生总数50%,覆盖所有专业。通过统计分析,为学院招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1.就业现状满意度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显示,整体满意度较高,体现了已落实的工作岗位整体比较符合毕业生期望,受疫情影响,2020年满意率较往年底。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5.01%,毕业生对在校所学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校风学风等方面均比较认同。
2018-2020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统计表
年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2018 |
30.7% |
57.1% |
12.4% |
2019 |
32.1% |
56.8% |
11.1% |
2020 |
28% |
57% |
15% |
2. 毕业生月收入
调查显示,毕业生初入职月人均收入逐年增高,符合大多数用人单位酬资水平,但与毕业生的预期仍有差距。目前收入较高的专业有:畜牧兽医、风力发电技术等,有些专业工作收入较低如学前教育、会计学等。
2016-2020年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统计表
毕业年度 |
毕业当年工资 |
毕业三年工资 |
提升幅度 |
备注 |
2016 |
2600元 |
3850元 |
48% |
2019年9月调查 |
2017 |
2850元 |
3950元 |
38.6% |
2020年11月调查 |
2018 |
3000元 |
---- |
---- |
---- |
2019 |
3170元 |
---- |
---- |
---- |
2020 |
3398元 |
---- |
---- |
---- |
3.就业稳定性
通过每年对覆盖所有专业的毕业三年毕业生调查显示, 就业相对稳定,毕业工作后,未更换过工作岗位的达50%以上。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统计表
毕业年度 |
未更换过工作 |
更换过一次 工作 |
更换过两次及 以上 |
备注 |
2016 |
51.2% |
25.5% |
23.3% |
2019年9月调查 |
2017 |
63.6% |
22% |
14.4% |
2020年11月调查 |
3.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我院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0.63%。学院现设有高职专业52个,专业设置比较符合市场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优势,所学专业能够学以致用。从各专业就业情况看,需求较大的:畜牧兽医类、机电类、医学类等;就业较困难的专业主要有:体育教育、小学教育等。表明我校专业设置比较符合社会需求,
2018-2020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毕业年度 |
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率 |
2018 |
2880 |
2520 |
87.5% |
2019 |
2960 |
2617 |
88.4% |
2020 |
2957 |
2088 |
70.6% |
4. 学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共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8400人,毕业生分布于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骨干,2020年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313家用人单位,类型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即有当地用人单位又有区内外用人单位;调查盖度为毕业生就业所有领域。反馈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5.8%,普遍反映学院培养的学生素质较高、业务强、能吃苦、勤学好问、上进心强,经过培养许多毕业生成为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
近年来,学院涌现出许多优秀优秀毕业生,如就业典型:
电厂运行专业毕业生高方欣,入职神华集团,利用技术创新为工作单位间接创造超过2000万元,体现了当代工匠精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宝勒尔,作为一名西苏旗基层幼儿园教师,爱岗敬业,工作能力突出,深受家长好评,入选教育部“奋斗•青春”大学生创业就业人物事迹典型;风力发电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家伟,入职北京优利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勇于接受挑战,在一次次高强度抢修中成为技术能手,入选教育部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畜牧兽医专业徐芝岚顶岗实习入职正邦集团,还未毕业就被任命为分场长等等。
创业典型:畜牧专业毕业生刘志强,毕业后回乡带领牧民科学养牛、脱贫致富荣获全“2017-2018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会计专业陈明月,创立会计公司带动20余人就业;汽车专业那日苏,用专业技术解决困扰农牧民的实际问题,被誉为“草原发明家”;信息技术毕业生段静发明的自动融冰抽水设备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人畜饮水的实际问题等等。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只是我院就业工作和广大毕业生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毕业生正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努力拼搏。
三、2021年毕业就业情况
202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全区14.16万,我院毕业生4086人(其中高职毕业生3385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目前,高职毕业生落实就业或升学2052人人,就业落实率达60.6%,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2021年的目标是就业落实率达90%以上。
目前正处于求职择业关键期,我们将加大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拓展市场岗位,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搜集岗位信息及时发布,做好政策性岗位宣传,做好专升本工作,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鼓励毕业自主创业,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