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明

徐 明,男,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2012年起,历任上海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党支部书记、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任)。现任上海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学位点建设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骨干教师、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培养对象。近年来在Journal of Network and Systems Management、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Computer Communication等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1篇,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2项。
曾获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度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信息工程学院一等奖1项,入选2013年、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教师教学激励计划。2015年度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三等奖1项,
主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获2013年度上海海事大学校精品课程资助、2014年度上海海事大学视频课程建设资助以及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程建设资助。
教育经历
2000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年3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0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Drexel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
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获上海市教委资助在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船集团第十一研究所)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产学研践习
2014年1月至今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博士后学习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道路网络与空间数据库(Road Network and Spatial Database),合作单位: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与无线传感网(Computer Network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合作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水声传感器网络实验室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Network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合作单位:College of Comput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智能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I),合作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招收硕士研究生要求
本科专业不限,但需报考我校计算机系相关专业(学硕或专硕)
熟悉1门编程语言或熟悉MATLAB仿真
勤奋踏实,思维活跃
联系方式
电话:021-38282866
办公室: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428室
电子邮箱:mingxu@shmtu.edu.cn
科研项目
[1] 基于P2P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数据高效传输技术的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
[2] 基于P2P的水声传感器网络协作平台的研究(2011年10月-2013年9月),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结题,项目负责人)
[3] 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数据协作传输的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
[4] 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的自愈合路由机制研究(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复旦大学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研,项目负责人)
[5] 基于移动Agent的对等网络故障诊断与恢复机制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海事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优秀结题,项目负责人)
[6] 半自治水声传感器网络的动态重构机制研究(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
[7] 面向特定领域的XML数据组织与检索技术(2009年9月-2010年12月),国家863计划项目(结题,项目参加人)
[8] 数据空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项目参加人)
[9] 海上搜救无线传感网的动态拓扑及时空随机覆盖机理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项目参加人)
[10] 无线传感网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及其覆盖与拓扑研究(2012年7月-2015年6月),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项目参加人)
[11] 水声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关键技术的研究(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在研,项目参加人)
[12] 南港“数字海事”建设方案研究(2012年6月-2013年6月),天津海事局项目(在研,项目参加人)
发表论文
[1] Ming Xu, Guangzhong Liu, Daqi Zhu, Huafeng Wu. A Cluster-Based Secur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Volume 2014: 1-13. (SCI收录)
[2] Ming Xu, Guangzhong Liu, Huafeng Wu. An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Algorithm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spired by Ultrasonic Fro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Volume 2014: 1-12. (SCI收录)
[3] Ming Xu, Guangzhong Liu, Huafeng Wu, Wei Sun. Towards Robust Routing in Three-Dimensional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Volume 2013: 1-15. (SCI收录)
[4] Ming Xu, Guangzhong Liu. A Multipopulation Firefly Algorithm for Correlated Data Routing in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Volume 2013: 1-14. (SCI收录)
[5] Ming Xu, Guangzhong Liu. A Multi-link Fault-tolerant Routing Protocol for Three Dimensional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 9(11): 4345-4352. (EI收录)
[6] Ming Xu, Shuigeng Zhou, Jihong Guan. Enhancing Routing Robustness of Unstructured Peer-to-Peer Networks Using Mobile Agents. Journal of Network and Systems Management, 2012, 20(3): 309-352. (SCI收录)
[7] Ming Xu, Shuigeng Zhou, Jihong Guan. A New and Effective Hierarchical Overlay Structure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11, 34(7): 862-874. (SCI收录)
[8] Shuigeng Zhou, Ming Xu, Jihong Guan. LESSON: A System for Lecture Notes Searching and Sharing over Internet.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2010, 83(10): 1851-1863. (SCI收录)
[9] Ming Xu, Shuigeng Zhou, Jihong Guan, Xiaohua Hu. A Path-traceable Query Routing Mechanism for Search in Unstructured Peer-to-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0, 33(2): 115-127. (SCI收录)
[10] Ming Xu, Guangzhong Liu. Building Self-Adaptive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s with Dynamic Cluster Structure. In: Proc. of the 13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p.520-525, 2011. (EI收录)
[11] Ming Xu, Guangzhong Liu. Design of a P2P base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In: Proc. of the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p.136-141, 2011. (EI收录)
[12] Ming Xu, Guangzhong Liu. Detecting Bursts in P2P based Semi-Autonomous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In: Proc. of the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p.238-243, 2011. (EI收录)
[13] Ming Xu, Guangzhong Liu. Fault Tolerant Routing in Three-dimensional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In: Proc.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pp.1-5, 2011.(EI收录)
[14] Ming Xu, Shuigeng Zhou, Jihong Guan. Building Resilient Unstructured Peer-to-Peer Networks Using Mobile Agents. In: Proc.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antics, Knowledge and Grid, pp.149-156, 2010. (EI收录)
[15] Ming Xu. An Effective Longest Prefix Matching Algorithm for Speeding Up Query Routing in Skip Graphs. In: Proc.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p.169-174, 2009. (EI收录)
[16] Ming Xu, Yi Zhuang. Research and Implimentation of XML based Multi-agent System, Computer Science, 33(2): 205-208, 2006.
[17] Ming Xu, Yi Zhuang. Multi-agent based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Model,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22(10): 36-37, 2005.
[18] Yi Zhuang, Ming Xu.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A Meta-Learning Based Knowledge Grid System. In: Proc.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id and Cooperative Computing, pp.266-274, 2002. (EI收录)
[19] Ming Xu, Yi Zhuang.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Springer LNCS 2480, Sept. 2002, 444-455. (SCI收录)
[20] Ming Xu, Yi Zhuang. A Software Consistency Protocol Based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 System.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Vol.37: 265-269, 2001.
[21] 徐明, 刘广钟.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中高效路由协议的研究.计算机科学, 2012, 39(10): 90-93,124.
[22] 徐明, 刘广钟.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地理位置路由协议.传感技术学报, 2012, 25(11): 1562-1567.
[23] 徐明, 刘广钟.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流的突发检测算法.计算机应用, 2012, 32(12): 3544-3547.
[24] 徐明. 水声传感器网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路由协议.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 32(1): 36-39.
[25] 徐明, 刘广钟.基于物联网的焊机监测系统中突发检测算法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 30(1): 142-145.
[26] 徐明, 刘广钟.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查询路由与负载均衡机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 30(1): 241-245.
[27] 徐明, 刘广钟.水声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相关性感知的路由协议.计算机工程, 2013, 39(2): 18-22.
[28] 徐明, 刘广钟.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中多径容错路由协议研究.计算机工程, 2013, 39(3): 132-136.
[29] 徐明, 刘广钟.水声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多种群萤火虫的路由协议.计算机科学, 2013, 40(11): 65-69.
[30] 徐明, 刘广钟.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成簇时间同步协议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 30(8): 2476-2479.
[31] 徐明, 刘广钟,孙伟.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计算机应用, 2014, 34(11).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基于P2P的水声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发明人:徐明,刘广钟,吴华锋,孙伟;实审。
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主要教授课程简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走进大学殿堂的第一门技能性课程。本门课程的任务为:通过掌握C/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过程化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并能进行编程表达的能力。本课程将揭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使用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制自己的应用程序。让学生在掌握编程技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附件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当今程序设计思想的主流。它集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可复用、可维护、可扩充等特性的软件。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基于对象的编程方法,包括类的声明和对象的定义,类的封装性和信息隐蔽,继承和基于对象编程;包括运算符重载、继承与派生、多态性与虚函数以及输入输出流。[附件4]
软件工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本学科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的实际工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附件5]
指导学生情况
如果你是一位有梦想的海大学子,请加入我的研究团队。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扬帆起航!
研究生
史 量,2014年入学
刘 丽,2014年入学
任超群,2014年入学
本科生
赵 林,2009级,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题目:基于P2P的水声传感器网络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金 炜,2010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基于LaTeX的网页渲染),优秀结题
赵 阳,2010级,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题目:带有多式联运的单分配轴辐式网络设计与仿真)
柯诗雄,2011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三维水声传感器网络节点运动学模型仿真研究),准备结题
周伟林,2012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面向路网的空间数据查询处理研究)
蒲嘉宸,2013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水声传感器监测网络的协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刘嘉慧,2013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基于路网的最近邻查询技术研究)
顾 珅,2014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题目:手机近场通信(NFC)技术的校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