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欢迎您!

text

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前身是基础部教学部。基础部的历史与学校同时诞生。在建设初期,就设有基础教学部,专门负责学生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学校成立大基础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等公共基础课都划给基础部统一管理,2008年托管徐悲鸿艺术学院,这个体制一直延续至今。著名数学教育家、二级教授陆子芬曾任基础部首任部主任。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有影响的教授先后担任过基础部主任。目前,文理学院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文理学院下设教学单位有:社会科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徐悲鸿艺术学院、数学系、行政管理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等三部、一院、四系。

社会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第一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第二教研室、行政管理系(下设行政管理教研室)、海洋战略研究所;基础教学部下设大学数学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大学物理实验室;体育部下设航海教研室、球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

徐悲鸿艺术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系(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工业设计系(下设工业设计教研室)、艺设实验中心;数学系下设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应用数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应用数理研究所、大数据研究中心;文理学院下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日常管理、思政、辅导、就业等工作。学院行政办公室负责学院各项行政工作。

文理学院承担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数理学科、行政管理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体育教学、人文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自身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培养任务。

文理学院还承担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拓展学科教育功能的重要任务,也担负着协助学校对外宣传、展示我校青年学子风采、校风校貌的任务。我们每年开设各种人文选修课程、举办各种人文和时政讲座、举办多种艺术作品展览、群众文体和体育比赛活动。这些活动很好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另外我们也组队、培训校代表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很好地展现了我校学生精神风貌。

文理学院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行政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五个本科专业的学位教育,每年从全国招200余名学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招30余名学生。有硕士导师22名、博士导师3名。

文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教师169人。教师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52人,副研1人,高工1人,校教学名师5名。

文理学院最近三年(2013-2015)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有15项、省部级项目有18项、其他项目有40余项,年经费达35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门,重点课程2门。建设完成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一项市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有一项合作培养本科生的交流项目。每年有多名国际知名人士来我院访问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50余项奖项;学生的就业率在逐年得到提高。

文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搞好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大力落实教代会通过的"三维"发展战略:向高发展,争取学科建设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向深发展,办好自己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向宽发展,寻找与校内外合作办学和科研的平台空间,为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型大学,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理论支撑和基础服务。

就业情况

文理学院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选择从事与专业紧密度相关的就业岗位,也有的到航运企业或涉外单位工作。如首届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童丹英在上海地方海事局(上海航务管理处)任办公室副主任、第二届毕业生诸秋燕在上海纺织党校任政治课教师,2012届、2013届毕业生楼妤、方秋莉考上国家公务员。从事工作最多的是高校政治课老师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毕业研究生一般在科研院所及企业从事电子及通讯等研发工作。

点击进入学院http://www2.shmtu.edu.cn/dbc/wlxy/index.aspx

版权所有©上海海事大学研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