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全国打响,我校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员们逆流而上,以莫大的勇气和决心冲上了支援武汉的一线。此时此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也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了一起。战场后方,那些为他们所作的一幅幅书画、一首首诗词、一封封家书无不寄托着简单而朴质的心愿——“请平安归来”。
书画有情,稚手同心为“白衣战士”打call
就在家长们在医院战“疫”的关键时刻,龙华医院职工的子女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委托父母送到医院,表达对战“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敬意,为抗击疫情加油。这些小朋友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8岁,因为都是医务人员的子女,他们比其他小朋友更关注和了解疫情,纷纷留言写道,“愿美丽的白衣天使,勇敢的逆行者早日战胜新冠,平安归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人人有责”“祝福所有医护工作者平安”。
龙华医院徐辉医生的女儿是名预初班的学生,她表示女儿平时非常关心疫情信息,在抖音平台上录制了短视频为医务人员加油,还常叮嘱她注意保护,让她倍感暖心。10岁的钱广阳除了委托当护士的妈妈送画,还特别叮嘱要转达“叔叔阿姨,请你们保护好自己”。
张竞文 8岁 新冠病毒哪里跑
章奕晴 9岁 白衣天使加油
蒋绎泽 9岁 武汉加油(组图)
谢泽远10岁 人类一定可以战胜病毒
钱广阳 10岁 “肺”常时期,抗击战“疫”
安雨萱 11岁 科学防控,人人有责
汪徐睿12岁 天佑中华,武汉加油
戴凌翀 13岁 爸爸加油
周欣苒 16岁 众志成城,打赢战“疫”
史鑫玥 17岁 天佑中华
诗词无声,“80后”诗人以文为介抒心声
“旧历新符当换识,菲菲霪雨伴天灾。千城空巷无人往,万户关门谢客来。疫病穷凶荼祸地,白医奋勇逆行台。硝烟未起多酣战,再送瘟神火与雷。”这首《七律·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者许丽莉不仅是曙光医院实验技师,也是上海诗词学会理事。
这次赶赴战“疫”前线的医疗人员中有几人与许丽莉年龄相仿、情如姐妹。他们中有提出“我是共产党员,我是重症监护室护士,我年轻,我是最佳人选……”主动请缨的第一批医疗队成员诸玫琳,有为了穿脱隔离服方便、节省时间便和其他援鄂护士一起把一头秀发剪成平头的护士长董春玲……深受触动的许丽莉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首诗词,为征战前线的姐妹鼓劲,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曙光医院理完发的三位战友合影,左起武文文、董春玲(第二批援鄂),林凡菊(第三批援鄂)
致敬最美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
在己亥除夕、年夜饭正酣时
她们放下温热的碗筷
告别难得团聚的家人
踏上了
去往抗疫战争最前线的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给本该沉浸于欢乐和团圆的日子
塞进了
不安、无奈、焦虑和恐惧
同时,也激起了
从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我是共产党员
我是重症监护室护士
我年轻
我是最佳人选”
这便是主动请缨的理由
面对病毒狰狞而放肆的笑脸
面对被魔鬼招惹的风险
面对火力最集中的战场
她们用坚定和热忱回击
她们把忐忑咽成勇气
她们逆向而行
请一定
早日平安归来!
许丽莉
2020年1月27日
虽不是一线医护,平时工作在实验室里,上了班,许丽莉打算抽时间去病区看看,了解抗击疫情的医护故事。等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凯旋,许丽莉还打算把她们在武汉的经历写成报告文学。
家书频递,亲友传信嘱托殷殷盼平安
这些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不仅是医务工作者、抗疫志愿者,更是孩子的父母、家人心中独一无二的牵挂。
既是家人,又是战友
除夕夜本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管护师史文丽则主动请缨随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发战“疫”。她的丈夫是同院后勤保障处员工印驰栋。在史文丽离沪的第五天,印驰栋写下了这份家书。目前,分隔两地的夫妻二人均投身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的紧张工作中,守护着同一个家园,等待平安相逢的一刻。
给抗疫一线妻子的信
特特妈:
见字如面,自大年三十晚,你接到单位召集令,集合去往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五天了。这几天来家里的情况容我向你汇报下:
大年初一,几乎一夜未眠,心里满是担心。但想到小年夜你告诉我报名“参战”时坚毅的目光,为你这份勇气和大义,我依然要支持你,无语言表,奉上大红包为你送行!想起除夕走得匆忙,你都没带什么衣服,于是起床第一件事,跑去商场给你买羽绒服和裤子。院领导和科室代表来家里慰问。
大年初二,听到你们前方各种辛苦消息,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很难受、很心疼,真想马上飞去武汉看你。但请放心,医院听到你们前方的反馈已在积极努力和协调,一定要为在前线奋战的你们这些白衣战士做好保障。
大年初三,当初你瞒着你父母和姐姐,今天他们还是知道了——因为你上电视了,但联系不上你。只能委托我对你说:一、严格按规范做好自己的工作;二、多想想你娃。父母之言希望你牢记在心。
大年初四,今天我把特特送回浦东的爷爷奶奶家了,因为明天我也要去单位,你在武汉前线坚守岗位,这次我以你作为榜样,单位里的发热门诊改造中,涉及到通信系统这块,我必须要保证及时调试开通。下午,医院第二批医疗队也出征了,你们的战友来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特特妈:大年初一给你买的羽绒服和裤子托护理部带去的,想必应该收到了吧。武汉天气挺冷的,看天气预报,这几天最低温都在零度以下,你瘦,不经冻的,切记必须把羽绒服穿起来。还缺什么发我消息,必须千方百计送到你手上。
请你放心,我们家特特还是很乖的,知道妈妈去前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了,得知你连病毒都可以打败,所以这几天在家都老老实实地做作业。认真地弹琴,小心地打游戏,读文章也读得声情并茂,就等着你回来检阅了。
最新消息,今晚儿子的一颗小牙齿掉了,他把小牙齿收了起来,要等你回来交给你!
我嘛,也请你放心,明天我会把地板拖一遍。
此刻你的大蓝猫正生龙活虎,在家上蹿下跳ing……
最后,想说,特特妈,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特特爸写在大年初四晚
史文丽与印驰栋的合影
一封家书寄相思,在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援鄂队员中,有两位“95后”护士。疫情来临,他们毫不犹豫穿上白衣战袍,冲在抗疫一线。他们是爸妈割舍不下的孩子,虽然记挂,但更多的是支持。
亲爱的儿子:
见字如面!自大年夜你收到医院通知,去武汉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你在那边过得好吗,爸爸妈妈很想你!
还记得那天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着年夜饭,你突然接了个电话,跟我们说你要去武汉支援前线去了,我和你爸当场就懵了,因为之前完全没听你说过这个事情,直到你走出家门,我都没有缓过劲来,还没理清头绪,你就已经踏上去机场的路了。
对于这次你报名的事情,我和你爸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从小到大只要是你决定的事情,别人再怎么劝也是没用的,就像当初你选择去外地读书一样。送你去机场回来的路上,你爸就一个劲地安慰我,说“儿子是去做好事,我们不要老是哭哭啼啼的,给儿子添乱,让他工作不安心”。妈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从小就助人为乐,又重感情,你放心不下武汉的同学们,自2014年你去武汉科技大学念书,在武汉一住就是4年,除了上海,那儿你待得最久,你那些要好的同学们都在那边,想想我释怀了些。
我颈椎不好,你临走之前还一个劲地叮嘱我,要注意保暖,你放心,为了不给宝贝儿子你拖后腿,我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照顾好你爸,让你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
每天你都发微信给我们报平安,发来发去也就是“都挺好”,“武汉今天出太阳了”这些。那天我和你爸在网上看到你的报道,说你们那儿特别苦,连水都舍不得喝,怕上厕所浪费了一套防护服,妈心里真不是滋味,你爸平时轻易不掉泪的人,那天我看到他背着我在厨房默默哭了,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啊,这样爸妈才能安心!
前几天听说你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了,你爸还从网上翻出来你写的入党申请书照片给我看,我和你爸说不出的为你高兴,我俩一直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结果儿子帮我们实现了,咱家也马上有党员了!知道你们老潘队长还是个老党员,我就想有她带着你,照应着你,又安心了许多。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这还是你第一回没和我俩一起在家吃团圆饭,但儿子你放心,爸爸妈妈绝对在家乖乖听话,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你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过节吃点好吃的,拍个照片给爸妈看看,也算是我们一起过节了!
儿子,爸爸妈妈为你骄傲,我们就在家好好等着你,等你凯旋!
母亲
2020年2月7日
虽是战友,更似家人
元宵节阖家团圆,因为一场疫情,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援驰武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而这一封“家书”有点特别,来自曙光医院援鄂姐妹们的“大家长”——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坚。
亲爱的姑娘们:
今天是2020年的元宵节,现在是凌晨2点,实在睡不着,起床给你们写封信,你们在武汉一切可安好?
按年龄我可以做你们的母亲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出征已经快半个月了,时刻牵挂着你们!
如果没有这场战“疫”,今天你们可能和家人一起吃着甜蜜的元宵吧!如果没有这场战“疫”,今天你们可能打算带着孩子去看花灯吧!
半个月来,你们在前线奋战,无暇及时传递信息和工作照片,也从不吐露半句辛苦、劳累,我每天在媒体上、微信朋友圈中找寻你们的身影、信息,生怕漏掉一个镜头、一条报道。看到你们美丽的脸庞被防护服无情地勒出印记;看到你们被消毒水浸泡而过敏红肿的双手,我无数次泪流满面,心痛无比。但同时,我为你们自豪,国难当头,冲锋在前,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你们活成了你们想要的模样,有担当又不失温情、用拼搏实现自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一个白衣天使的仁者爱心,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人生。
不仅仅是我,医院的每一位同仁虽在上海,都心系着远在武汉的你们!
还记得你们的“大家长”周华院长临行前对你们说的话吗?“缺什么就买什么,医院报销,没发票写备忘录。”一般情况他可不这样说奥。
大年夜集结号吹响,姚政副书记立即着手筹措物品,给你们带走。直到现在,他还会经常念叨起:“因为你们走得急,准备太少不够用。”
当冯煜副院长间接得知你们在那边物资紧张时,在微信群里急得直接@周华院长和我,周院长第一时间就要求与你们拉个微信群,及时了解你们的最新动态。
得知你们在疫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不能开空调而担心你们着凉,竺炯副院长一大早就与后勤的同志们忙着调剂、采购物品,他和张新苹总会计师、医政、护理的同志们亲自搬运了整整28箱物资上车,打包让第二批援鄂队员带走。
你们的护理部姐妹们时刻惦记着你们,吵着要上前线替换你们;医务处的余老师、工会的崔老师大年初一、初二等着商场开门去釆购御寒衣服、生活用品,连一个饭盒都没有落下……
这些“家长们”都希望为你们多分担一些,让你们在前方少些困难和不便,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你们的举动感动、激励着所有的曙光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努力工作、主动请缨、奉献自我。
姑娘们,请答应我,在武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要知道医院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永远是你们的娘家人!
加油!中国人民一定会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届时,我们一定手捧鲜花迎接你们凯旋!
爱你们!!!
马俊坚
2020年2月8日
市中医医院的卢文琪、刘燕、吴怡颖、樊洁琼、蔡俊、奚洁等分别在武汉、上海的抗“疫”第一线奋力救治患者。医院同事们十分关心她们的工作、生活和情绪状况,除了对她们的由衷敬佩外,留守后方的“家人”们更多的还是对她们的牵挂。
院领导亲笔给她们写了一封饱含热切关怀的“家书”,感谢她们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并愿全力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给抗“疫”前线战士的“家书”
亲爱的前线姑娘们:
卢文琪、刘燕、吴怡颖、樊洁琼、蔡俊、奚洁你们好!
作为上海市第一、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你们已在最危险、最紧张的疫情前线奋战多日,母院近期也陆续收到你们在一线工作抗“疫”日记,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严峻,但你们仍坚守岗位、忘我工作。你们辛苦了!
你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的一片天,但你们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你们也是爱美的姑娘,但却剪去了长发,脸上留下了口罩深深的压痕,却没有丝毫怨言,还笑着互相打气……你们克服重重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也给患者带来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你们支援前线的这段日子,医院党支部也与你们一线队员家属结对,请放心,我们将尽全力解除你们的后顾之忧。另获悉卢文琪、刘燕、吴怡颖三位同志在抗“疫”前线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表示要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接受党组织考验,很欣慰你们已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入党决心,希望你们在磨砺中成长!
姑娘们,你们在前方守护生命,母院家人也一直密切关注与全力支持,看了你们抗“疫”日记,昔日朝夕相处的病区的医护同事也有很多心里话想对你们说,希望能给你们传递能量、加油鼓劲!
待“战役”结束,你们凯旋归来之后,这份“家书”也会成为母院医务职工共同努力、协同作战、相互打气的独家记忆,或许在某一个阳光的午后翻看时能让你们重温那段光荣而又温馨的岁月时光。
你们看,天气渐暖,天边渐亮,“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这一天就快到来……
望平安,等英雄们回家!
徐建 陆嘉惠
及母院的“家人”们
2020年2月3日
护理工作的同事们纷纷在家书后附上留言,为她们感到骄傲,期待她们平安凯旋。
九病区姐妹:
小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一定要做好防护,你是最棒的,是我们的骄傲,加油!加油!等你平安回来!
ICU姐妹:
燕姐,看到你在一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脸上被防具压出的印子,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又心疼,又感到自豪。加油!珍重!
卢呀,在一线工作再累,也一定要好好吃饭,补充足够的VE,你的身体也是我们每天的牵挂!你儿子和我们一样,每天都在盼着妈妈能够凯旋回归,我们一起加油!
奚奚呀,你在一线,每天我对你的担心不低于你的家人,只希望你早日平安归来,我在上海等你哦!
蔡姐,俩孩子放心!我和领导会经常去陪她们玩的,你在那里要加油哦,为俩孩子做榜样,加油!
手术室姐妹:
看前方发来你瘦弱的身躯抵挡在一线重症监护室的大门前,热泪盈眶,小小的身体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加油,老樊,我在上海等你归来,一切都会变好的!
这次疫情同时也得到了海外友人的关注,长期与我校合作的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向学校发来了问候,并以视频的形式为大家加油鼓劲,期待中国早日度过难关。
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师生向中国送上祝福
病毒无情人有情,新冠阴霾笼罩之下众志成城,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心怀期望,用温情携手战“疫”、共克时艰!(医管处、各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