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生命重于泰山。在武汉抗疫一线,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我校系统多批援鄂医疗队员连续奋战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最前线,用坚守与担当筑起了生命的防线。
2月15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家附属医院组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122名队员当晚从上海出发抵达武汉,到达时雨雪交加,气温骤降,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中上海、吉林队员冒着风雪分别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到机场迎接队员,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致以亲切问候。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主要任务是在雷神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医疗队由来自上海、吉林、广东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他们将接管雷神山医院的四个病区,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
16日上午,随队物资的整理耗去了医疗队员们一整个上午。特殊情况,“粮草”与“兵马”同行,知道了手里有多少“武器”,才能打好这场仗。
13时23分,医疗队所有122名队员乘公交车去熟悉“主战场”——雷神山医院。当地司机很热心,主动帮助搬运呼吸机。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上海医疗队副领队李斌告诉同车队员,此去要代表中医形象,也要代表医疗队形象。或许是为了活跃气氛,经历过“小汤山”、汶川地震救援的“老兵”樊民给大家讲起了之前的故事。“‘小汤山’当年很多年轻医生和刚毕业的护士,大家是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认识彼此的,等到脱了防护服,相认居然要愣神儿。” 行驶了50分钟,车队抵达了雷神山医院的大门,全副武装的检查人员提示着形势的严峻。司机特意让队员们下车留念,不少人对着镜头比出加油的手势。兵分两路,医生学习HIS系统,护士熟悉病房。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将要承接的病区尚未完工,到处可见忙碌的工人,不得不佩服“中国速度”,待他们熟悉了病房走出,原本坑洼的道路已被铺得平平整整。回到驻地接近21时,来到武汉的第一个24小时已经让人感受到了“战地”的紧张,在等待进驻雷神山、接收病人指令的时间里,队员们将加强院感培训,平安出征和平安归来,需要每个人的万分小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前两批援鄂医疗队员已经来到武汉多日,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也让我们一起连线看一下。
“都会变好的,不要怕,我在这里”
隔离病区内没有护工和保洁,护士除了常规医疗护理工作外,要负责病人的一切生活护理,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全副武装下完成的。每天高负荷量的工作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体力的极大挑战。龙华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甄暐年前发现右膝关节半月板囊肿,走起路来会有阵阵痛感,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但面对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她不顾腿伤第一时间申请赴鄂。尽管是带伤上岗,连续半个多月高强度工作期间,甄暐对患者的关心从不间断,她总是会拉着患者的手说,“都会变好的,不要怕,我在这里”“有我们陪着你们,我们一起努力渡过这个难关”。只有在夜深人静时,甄暐才偶尔给家人报平安,有时没说几句话,自己拿着手机就睡着了。特殊时期,在守护亲情与抗击疫情面前,甄暐毅然选择了后者,把希望带给别人,却把离别留给自己,在战场上坚守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战友安全,就是我的安全”
带着院领导“安全去,平安回”的郑重嘱托,身为曙光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的黄凤担负起了照顾大家的责任。多层防护下的缺氧状态是隔离区医护需要克服的一道难关。工作中,有同事因为缺氧而身体不适,黄凤帮助同事按摩内关、合谷,缓解了其不适症状。但30分钟后,同事又感不适,当时临下班接班还有2个多小时,同事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她在病房继续工作,一旦在病房中晕厥,将按暴露处理。考虑到这些,黄凤主动顶下了同事负责的工作,让同事赶紧离开病房。最浓不过战友情,疫情时期见真情!虽然一个人负责8个重症病人有些忙累,但在黄凤看来,“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家都是战友,战友安全,就是我的安全”。
“这一次,我一定要冲在第一线”
众所周知,护士工作最辛苦的莫过于值夜班。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唐欢是医院ICU护士长,平时不上夜班,却在抵鄂后第一天为自己排了夜班。“这一次,我一定要冲在第一线,年轻的孩子们需要有人引领,就像17年前的我,看到前辈们冲在抗击SARS前线时,心里说不出的踏实,斗志也跟着昂扬起来。只要有信念,疾病就一定能被攻克。”唐欢带领着小组,挑选了最忙的那一组,整整4小时一刻未停歇,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唐欢在日记中写下:“时光飞逝,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救死扶伤的热情从未消散,我想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带领同事们克服工作中的种种不便,克服心理上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恐惧,安心奋战,让患者们不再害怕,一夜安睡。”
“什么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大家又哪来的小家”
元宵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对于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樊洁琼而言,没什么比送治愈患者出院与家人团聚更有意义的了。当天,樊洁琼早早与家人通了视频,看着来自母院的家书,按捺住心中被勾起的乡愁,甚至还没来得及吃口汤圆,便前往医院上晚班。“今天一进病房接班,就听闻一位阿姨要出院,大家纷纷过来为她收拾东西和她道别,这可是我们上海医疗队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以来第一位从重症监护室康复出院的病人,太欣慰了。阿姨临走时还激动地和我们握手道别!相信在大家的团结合作之下,会有更多病人从这里走出去!”每次有病人好转、出院,都似一支强心剂,增强了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信心。樊洁琼在日记中写道:“众志成城,这场战役终将结束。什么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大家又哪来的小家!”
“如果我能再早几天到来……”
这场与疫情的战役,于93年的刘金金而言,希望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刘金金是普陀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援鄂第一天,由他护理的一位患者令他至今记忆犹新且“耿耿于怀”。“他很配合,戴着呼吸机,神智也很清楚,就是食欲不好,不想吃东西,我就告诉他,‘只有身体好,才能对抗病毒。’逼着他吃东西,补充些肉类、粗粮。”刘金金护理的当天,患者状态还不错。次日,刘金金被调至外围工作,却从内部对讲机里听到了患者离世的消息。“那种无力的感觉,我当时强忍着眼泪……”截至2月9日,刘金金所在病区的重症监护病房已成功转出了10余位病患。在刘金金心里,“多治愈一位患者,就特别开心,”治愈哪怕微光,也会使希望汇集成河。
“我肯定地说,每时每刻我都尽力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的危重症病房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严晓晴、冯昱桦已经适应了几小时滴水不进、无法上厕所,甚至连呼吸都很费力的工作状态。病房里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依赖护士全方位护理。“我肯定地说,每时每刻我都尽力了,这里的每天与病人们面对面,为他们做治疗,连带擦洗、喂饭、清理大小便,努力为病人们解释病情,安抚他们。回想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责无旁贷,那是一种使命感,因为每一个在我们面前的病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家庭。”辛苦如斯,为了让爱在病房中继续传递,严晓晴、冯昱桦和众多护士一起替代了患者的家人,用行动诠释了充满温情的“硬核”担当。
“脑海里只剩下尽我所能缓解患者的痛苦”
有“白大衣”的地方即是心安之所。第七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黄芳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开展护理工作,不同的工作环境却带给她似曾相识的感受:“医护间相互支持的环境,新老伙伴间相互提醒的习惯,医患间彼此理解的渴望。不同的无非是穿着一层再一层的护身服,脸上只剩一对眼睛在眨着。”进入病房,协助病人打水、热饭,尤其是给不能自理的病人整理床单位、更换尿不湿时,黄芳都会不自觉地大口喘气,对患者严重缺氧时的难受与挣扎感同身受:“工作起来,脑海里只剩下如何更好地治疗,尽我所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带给他们温暖。”穿着笨重的防护服,黄芳将自己比作一只努力奔跑的企鹅,用心守护患者。她说:“因为让患者痊愈出院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奋斗目标”。
“在呵护中长大,但在危难来临时,依然选择逆行”
光华医院的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只有24岁。“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救治病人,和死神抢人罢了!”队员成亚慧在家人的不舍中加入了和死神竞速的战斗。今年的元宵节,成亚慧几乎和医院“绑”在了一起:白天,穿着厚实的防护服,在科室休息室里吃了四个汤圆后,工作到下午三点半;下班后,匆匆和父母对了视频,简单问候几句,对着噙着泪的母亲,成亚慧强自镇定地笑着挥挥手,便挂断了视频,因为凌晨1点她还要上夜班,病区里有28个病人,其中3个病危16个危重。成亚慧说:“在呵护中长大,但在危难来临时,依然选择逆行,冲在最前。”那个夜里,病房的走廊里,成亚慧来来回回无数遍地为患者测量指脉氧,巡视着,暗暗期待撑起黎明,春暖花开。
“这是我目前职业生涯中难度最高的一次深静脉置管”
在抗疫一线,“惊心动魄”的抢救时有发生。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施巍所在的组里一位重症病人病情加重,必须进行深静脉置管。紧要关头,施巍主动顶替在外会诊的麻醉科医生完成这项操作。这次操作和平时不同,关键是看不清。原本施巍就戴眼镜,外面还有眼罩、面屏,隔着三层玻璃,然后还穿着两层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眼前全是雾气。在这种条件下做深静脉置管难度大,风险也大,因为看不清,操作时很容易扎到手。为此,施巍特意换上了十几年没有戴过的隐形眼镜。虽然难度很大,这次操作还是较顺利及时地完成了。“回想当时,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操作时全神贯注不觉得什么,但当结束脱下防护服时才发现自己衣服已经湿透。这是我目前职业生涯中难度最高的一次深静脉置管,也将是最难忘的。今后,如果有需要,我还是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施巍如是说。
疫情虽险,但在救治病人面前,这群“白衣战士”一往无前,毫不犹疑地肩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使命。为了帮助患者早一天战胜病魔,他们坚守岗位,以无私大爱只争朝夕。惟愿疫情早退,人人健康归来。(新民晚报记者郜阳、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微信号、医管处、各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