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text

中医前线日记 | 曙光医院宋秀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日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

从大年夜启程的那刻开始

他们分批抵达武汉

疫情形势仍然严峻

湖北、武汉成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关键时刻

他们以坚毅的信念、果敢的行动、无私的奉献投身疫情一线

持续奋战,接力拼搏

无愧为最美逆行的杏林白衣战士!

让我们从这一篇篇日记里,

致敬勇士!鼓舞信心!

因为我们坚信,胜利即将到来!

宋秀明是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215日,他作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曙光医院分队队长带队飞往武汉,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新开设的重症病区,提供医疗救治。

宋秀明擅长呼吸内科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作为资深中医呼吸病专家,他此次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旨在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方面的特色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救治更多病患。

病区“真勇士”,队长重任肩上挑

219日,经过三天紧张的培训和前期周全的准备,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收治了第一批48位患者,曙光医院分队医护人员负责其中24位患者,所有床位一下子全部收满。

打开隔离病房大门的那一刻,不少医护人员都多少有些紧张。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宋秀明深知队员们的顾虑,看到此情此景,担任分队队长的他率先进入隔离病房收治患者,与尹成伟、张兴、王婧三位医生查房,完善病史采集,是曙光医院最先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位医生之一。

宋秀明淡定地拿起患者的影像和病历资料,从容地与患者交流。看到毫无畏惧的队长,其他医护人员也慢慢消除了顾虑,学着他的样子询问患者病情,逐渐适应新环境。在相互帮助、相互监督下,流程完成地非常顺利。第二天再查房、问诊时,一切都自如了许多。

对于这个年过“半百”的队长,第一天就连续工作18个小时,同事们戏称他为“真勇士”。但宋秀明却说,“一定是队里这群年轻人给了我力量,居然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满脑子想着之前看过的病例和开过的药方,回顾着临行前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反复讲到的此次新冠肺炎的辨证特点以及他在上海的临证心得,宋秀明怎么也睡不着,一心只想着尽快缓解患者病情。第二天,他对所有病人进行中医问诊,耗时4小时为每个人开具了中药处方,严格把控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坚持做到一人一方。

在宋秀明、护理专家卢根娣的指导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体质以及武汉当地的气候特点、新冠肺炎疾病特点等,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检查,进行辨证分析,制定辨证施治、辨证施护要点,在使用特定中药处方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通过观察,宋秀明发现,武汉雷神山医院收治的患者由于长期隔离、担心疾病能否治愈等原因,普遍存在失眠、情绪低落或焦虑等问题,对治疗和康复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宋秀明指导护士将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情志调护联合耳穴贴压技术带入病房,发挥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优势,调节患者脏腑功能,达到调畅情志的目的,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患者睡眠,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使患者“精神内守”。

作为队长的宋秀明常鼓励队员们,“你们都很棒”,也不忘时刻提醒队员要做好自身防护。队员们表示,会竭尽所能,打好这场战“疫”。医疗队队员们后续还将借助呼吸操、八段锦等传统中医功法,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改善肺功能,恢复健康。

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医专家出谋划策

225日,一场特殊的多学科远程会诊(MDT)在曙光医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进行。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上海市名中医胡义扬教授、陈建杰教授,曙光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坚教授、院长周华教授以及医院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工作专家小组成员等悉数到场。宋秀明及医疗队总护士长卢根娣参与现场连线。

经过四天的观察总结,宋秀明选取了166岁男性患者病例进行会诊,该患者病程缠绵1月有余,经过医护调理,症状已经减轻。详细汇报病史后,宋秀明同步传来患者的舌苔、影像学报告等图像。

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指出,该名患者目前症情尚稳,仍需要清彻余邪,属于中医“瘥后防复”阶段。对于稳定期的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前期报道中存在病情突然变化和加重的情况,需要突出中医“既病防变”思想。武汉当地患者主要以寒湿为主,但寒湿疫邪常入里化热成毒,故急性期治疗上不能使用过多温热药物,以免误治。

宋秀明对患者情绪问题的关注引起了在场专家的认同。中医理论始终重视患者的情志调畅,患者的情绪控制、心理疏导与病情治疗本身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药组方上双管齐下,才能帮助患者从身体、心理上一同康复。

根据蔡淦等教授提供的方子,宋秀明下午进舱时就对患者的汤药进行调整。借助远程连线技术,前线医疗队员不再孤军奋战,大后方的专家团队可以身临其境,出谋划策。现代技术的助力,让医疗资源实现“零距离”,有助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宋秀明表示,在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一定能早日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

来自雷神山的《中医内科学》第一课

除了担任队长,进行医疗救治,宋秀明还是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的一名资深教师。在雷神山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他还不忘为2017级中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医内科学》专业课。

32日上午,宋秀明结束了早上紧张繁重的查房工作后,如约上线,为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镜头里的他戴着口罩和帽子,由于刚结束“战斗”,略显疲惫,背景是雷神山医院简易的办公室。同学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驰援武汉的“逆行者”,显得特别激动,不少人甚至鼓起了掌。

此次主讲的内容是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防治。宋秀明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当前在雷神山一线救治过程中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中医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即结合瘟疫致病特点,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能有效缓解患者发热、喘促、失眠等不适症状,获得收治患者的广泛认可。

宋秀明结合自己的学医经历,勉励大家“要坚定学好中医的信念,坚持诵读经典,全方位掌握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方法,不能偏颇;患者是最好的老师,要重视中医临床实践,勤于思考,活用四诊……”他平日里不苟言笑,但在课程尾声,看到互动留言板上学生的祝福接龙时,这位硬汉也忍不住露出了含蓄的笑容。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好医生、好党员

事实上,说起宋秀明,同事们的评价都是“非常低调”。他总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以解除病人痛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事时脚踏实地,工作时兢兢业业,业务能力过硬,却从不摆架子,平易近人。

2008年,他响应组织的号召,克服个人及家庭的困难,作为上海市第六批援疆干部之一远赴新疆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援疆的两年,他团结当地干部群众,投身当地医疗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还被聘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医院医疗顾问。他带头为贫困的学生和病人捐款的事迹被《阿克苏日报》进行专题报导,被誉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好医生、好党员,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优秀援疆专家、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干部等。

宋秀明的儿子今年面临中考,母亲卧病在床,但这些在出发前从未和旁人说起。出发当天,他作为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曙光医院分队队长从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坚和院长周华手中接过队旗时,难以抑制心中忐忑激动的心情。宋秀明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医呼吸科的老兵,去前线义不容辞;带领团队30位医护战士逆行,肩上的担子不轻,此行一定顺利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从不发微信朋友圈的他,在228日发了一张抗疫战友的照片。事实上,他和同事聊得最多的,就是武汉的疫情。好几次,他都表示,“抵达武汉的那一刻,自己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作为队长,他不但要诊治病人,更需要从全局考虑问题。“新冠肺炎的实际病情如何?患者入院的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查房流程?会诊出院流程?疗效观察如何与出院周转保持平衡?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收治病人后,他心中挂念着的,不是3床纳差便秘、不配合治疗的病人,就是16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失眠的老太太……但在医院团队高效有序、群策群力的配合下,所有问题都逐一解决,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工作慢慢步入正轨。

疫情尚未结束,低调严肃的宋秀明还在继续以行动践行初心,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完成使命……(来源:文汇报、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