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text

中医前线日记 | 市第七人民医院林研:不问归期,逆行守护这座城

从大年夜启程的那刻开始

他们分批抵达武汉

疫情形势仍然严峻

湖北、武汉成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关键时刻

他们以坚毅的信念、果敢的行动、无私的奉献投身疫情一线

持续奋战,接力拼搏

无愧为最美逆行的杏林白衣战士!

让我们从这一篇篇日记里,

致敬勇士!鼓舞信心!

因为我们坚信,胜利即将到来!

林研是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219日,他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市第七人民医院分队领队带队驰援武汉。

关于武汉,林研有很多珍贵的回忆。1991年的秋天,他和妻子旅游结婚,沿长江从重庆顺流而下途径了长江大桥、电视塔、黄鹤楼,对武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也都和这座城有着密切的联系。昔日武汉的风采林研还历历在目,初识武汉近二十年,林研想不到再去武汉是去支援。

此次任务情况紧急,作为队长,同时也作为新上任的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我将带领医疗队做好支援防控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50人去,50人回!”出征前,林研庄严承诺。

从容应战振士气

从出发前的物资筹备,到抵鄂后关心队员们的生活细节,林研就像这支队伍的“大家长”,把“孩子们”照顾得妥妥帖帖。218日,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出发指令,林研带着各科室有条不紊地整理打包行李耗材,行李箱被塞了又塞。防护用品、药品、尿不湿、牙膏、洗发水、沐浴露、湿巾、暖宝宝、内裤、卫生巾……“武汉湿冷,气温比上海低,工作的地方和住的地方为防止交叉感染不能开中央空调,暖宝宝就成为了此行必备。”林研说道,“此次援鄂预计时间不短,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誓将疫情控制。”出征仪式上,不少医护人员看到医院给他们准备的物资,觉得自己的行李准备多了,不由地称赞道,“真的太贴心了!”

市第七人民医院分队除了4名有着重症救治经验的男队员被派往感染三科二病区的重症病房外,其他的46名队员都被安排在感染三科四病区。病区占地面积大,共有24个房间、48张床位,队员们抵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时,病区尚未完工。在紧张培训之余,队员们在林研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仅用两天时间就把一个毛坯病房变成符合院感要求的负压病房,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作为“大家长”,林研总是为队员们多想一些。222日,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会议上通知病区当晚收治病人。但是考虑到夜间值班人力有限,集中收治病人工作量巨大,值班医生难以负荷,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林研为团队争取到了次日中午开诊。得益于此,队员们从容地收拾完整个病区,相约第二日早晨查看现场细节,模拟防护服穿脱、收治病人流程……

当天晚上,林研与医疗队里的医务护理骨干一起商讨排班细节,决定安排两批医护上午分批进场,中午集中力量收治病人,以缓解中夜班值班医护的工作压力;在污染区(负压区),每班都安排一名院感专职护士,确保防护到位。

223日,各批人员合作无间,顺利收治了19位患者。队员们不负期待,成功地完成了众多“人生第一次”的蜕变。

家长里短喜与忧

林研教授过后勤管理课程,对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现代化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谁弹药充足,谁就会取得最后胜利。”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方寄往前线的物资源源不断。分发物资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林研在酒店大堂里设摊,坐阵分配物资,从雨鞋、垃圾袋、沐浴露、洗衣液、手机套到方便面、饼干等各种小吃,队员们笑称他是林家铺子的掌柜。在欢声笑语中,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但偶尔“大家长”也有犯难的时候,比如看到队员们吃的盒饭不太合他们的口味;娇小的护士们养成了骆驼一般的饮食规律。他把这些苦恼写进日记里发布到网上,令他欣喜的是饮食问题很快得到了改善,队员们收到了来自上海的蝴蝶酥、牛排、蟹粉……看到大家就着白饭和方便面,吃得特别香,林研深有感触:“如同方言是沟通的最好工具,家乡的口味是满足味蕾、温暖人心的最好方式。”

一言一行暖心坎

为了让队员们能在武汉感受到家的温暖,林研总是挖空心思制造惊喜。刚到武汉没多久,他和护理部副主任邸英莲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一同看望了医院前两批援鄂队员,为他们带去了大家的关心,久别见亲人,队员们都激动不已。另外,林研还为队员们操办了几场特殊的生日“盛宴”。买不到蛋糕,就在面包上插着酒精棉签作蜡烛,没有寿面,就用方便面作寿面,寿星直呼:“太有创意了!”在大家的提议下,每每有队员过生日,都由林研领唱生日歌。有些腼腆的他就用歌声陪伴队员们度过了这个令人难忘的生日。

除了关心队员们的起居饮食、工作状态,林研还会每天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的队员日记。日记下方常能见到他的评论,热心的他甚至还会在留言中为队员牵线搭桥。看到他对每个人的精准评价,连公众号的小编也不禁感叹:“真爱无疑了!”

相对于疫情有所控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林研却做好了带着队员们最后一批撤离的准备:“我们是上海第八批,最后来原则上也是最后走。我们还要在这里坚守一段时间。”离开上海的时候,他说“春暖花开凯旋时”,眼看着春暖花已开,奋战一线的他却不问归期了,也许会错过这个春天的美景,但是他守护了一支队伍,而这支队伍守护了更多人的春天。(附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