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text

中医前线日记 |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周扬:家门口战“疫”,让中医医生赢得信赖


周扬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传统中医科的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调治肝胆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失眠、乏力、出汗、情绪抑郁焦躁等亚健康状态及男性养生保健等。27日,周扬接到通知进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展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药介入治疗,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共促患者康复。

没去成武汉,就在家门口战

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周扬在第一时间请缨前往武汉,然而没有等来去武汉的消息,却在27日晚收到了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

接到任务,周扬既激动又高兴。“原本就申请了去武汉支援,现在就在家门口支援也挺好。”告知妻子这个消息后,她也非常支持,“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正是国家最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时候,我们作为普通家庭应该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出发前,周扬的儿子扯着他的裤腿,念念不舍,不断地问:“爸爸你要去哪里呀?远不远?可以带我一起去吗?今晚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呀?”面对年幼儿子的依依不舍,周扬却不得不放下心中千丝万缕的牵挂。

第二天下午,周扬随车来到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大门口,长长的检查通道把医院内和医院外分隔成了两个世界。经过详细的健康检查和严格的防护培训后,周扬及一同前往的医护人员分别被安排到了各自的病区。接下来的两周,他们将在这里工作、生活、休息。

推开负压病房的大门,周扬能明显感到气压的吸力;公共区域平均每24小时就会进行一次消毒,走廊、电梯间和洗手间都充斥着一股酒精和氯气的味道。面对这密闭的环境、严密的防护,以及需要对抗的肉眼看不见的未知病毒,周扬觉得一切都看起来既新鲜,又紧张。

当时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收治了两百多例新冠肺炎患者,每天陆陆续续还有新的确诊患者进来,西医的救治医疗团队是由来自中山、仁济、瑞金、新华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医生组成,医疗团队阵容可谓强大,由此也可以看出上海市政府对于此次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

随机应变,用信息手段让中医诊疗更为便捷精准

周扬作为进驻病房的中医医生,他和同事除了分管一部分床位之外,还负责所有患者的中医治疗。但厚重密闭的防护服,给中医医生的查房增加了不少难度。

中医问诊需要望、闻、问、切,两层手套一戴,手指感觉不明显;患者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也让医生无法近距离观察舌象和咽喉的表现;闷热的防护服,充满水蒸气的护目镜,模糊了视野,观察也受到限制;此外,再加上与患者交流不方便,让这些平日里最基本的看诊都变得十分不易,周扬感慨,“这些问题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患者的辨证处方,难度很大。”

思前想后,周扬和团队一致认为,非常时期中医的看诊方式必须要随机而变,适应当下的情形。于是,他们想到了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对患者进行诊疗。为此,周扬专门建立了“中医沟通群”微信群,将病区内的患者集中到一起,让患者在群内及时反映用药以后的变化与感受,包括不适症状、舌苔照片、咽喉照片等,再结合患者近期复查的血指标以及肺部CT影像。如此一来,周扬能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开药时心里就有数了,处方用药也更准确。

通过这种方式,辨证处方的效率明显提高,新冠肺炎中医治疗覆盖率很快就达到了90%以上,周扬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两周以来,他总共为55位新冠患者开具了124张中药处方,其中重症患者4位,除少数患者仅一诊外,大多数都经过了二诊、三诊,部分患者还有四诊,治疗效果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让中医获得认可,让中医医生赢得信赖

很多患者在服用中药后,感觉反应良好,也逐渐认可了中医治疗的效果。不仅胃口差、大便不通等患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得到好转,连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者也有了明显好转,病情得以缓解。

借助微信群这个平台,患者们也慢慢熟络了起来,成为了朋友,互相鼓励、彼此安慰,每当有病友好转出院时,群里的其他人都会真心祝福,并相约一同去复查。患者间的这种情谊,无形中为周扬的中医诊疗增添了正能量,甚至有病友主动要求加到群里,进行中医治疗,这是周扬建群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

平时要注意观察病患体征数据,空余时间也要根据病人情况精心调整处方制剂,周扬一开始在群内很少讲话,打开微信群,主要就是收集病人的舌象,针对病人的问题答疑解惑。但时间长了,周扬一次次耐心的回复,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病人也渐渐对这个中医医生产生了依赖,感谢他在这样的时候走到他们身边,为他们把脉、询问病情并提供治疗。

实际上,周扬也被病人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打动,也一点点融入到病人中去,每天询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细心而仔细。“还发热吗?大便通了没?几点服的药?……”发现患者为病情忧虑,周扬结合他们最近的检查结果予以宽慰;当患者因为病毒核酸迟迟不能转阴而焦躁时,他耐心说服他们不要着急。周扬开玩笑说,在卫生中心的经历也是一次德育,让他感受到了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的意义。由于在患者身上感受到了信任、包容等真情,周扬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急不躁,尽职尽责。周扬说:“我很感谢这些患者,自己的工作状态也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些感受和收获其实都是双向的。”

中医、西医互有所长,中西医结合为患者解难题

在公卫中心,看到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显著疗效,重症医学专家们从只知道“大承气汤”,到也能说出几句“健脾化湿、祛浊理气”,中西医结合的方案真正为患者解决了大难题。

周扬原本很担心中西医医生之间的协作问题,后来发现是自己多虑了。尽管医疗团队队员都是临时组建的,但团队中的每一位医生实力都很强,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解决患者的问题,至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中西皆可。

实际上,大家都很享受这段看病的日子呢!”周扬每次查完房,都会和同事聚在一起讨论患者病情。中医、西医坐在一张桌子旁,就某个问题畅谈中西医之间不同的见解,气氛非常融洽。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上,西医也在不断的探索,目前的治疗手段以抗病毒、调节免疫、抗凝、支持为主;而中医早期强调祛除疫毒之邪,帮助肺恢复升降功能,后期正气耗伤以后注重扶正。在救治过程中,中医治疗坚持“一人一策”的治疗手段,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一天一方案”。看到中医在救治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有患者甚至会主动要求介入中医治疗手段。周扬说,“认真想想,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疗新冠肺炎的理念上是非常相似的,互有所长、相互补充,两者互为平衡。”

在卫生中心走廊两旁堆成山高的捐赠物资上,贴着一张加油纸条——“抗击新冠肺炎,我们与你同在。”疫情终将过去,相信这段特殊的工作经历也会成为令周扬难忘的记忆。(来源:上观新闻、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