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text

中医前线日记 | 曙光医院急诊科团队:以锐意除万难,担起医院“守门”之责


您哪里不舒服?”“您有没有去过武汉?”“您有没有和武汉回来的人接触过?”“家里、同住小区或者单位有没有发热的人?”疫情战斗打响,这四句话已经被曙光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问过了无数遍。他们义不容辞承担起了医院的“守门员”工作,在发热门诊、急诊诊室、急诊留观、急诊重症监护室重要岗位上守护生命,维系健康。

响应发热门诊的“集结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浦东新区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曙光医院是张江地区重要的“防疫堡垒”。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当口曙光医院发热门诊的“集结号”吹响,改建发热门诊至2号楼三楼原Ⅰ期病房的工作即时启动。急诊护理团队护理部主任卢根娣的带领下,协助发热门诊克服重重困难,48小时不眠不休,完成门诊搬迁。新发热门诊区域场地更大,隔离条件更佳,设备更完善,能够充分应对疫情。

急诊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倩担任院内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并主持具体工作,急诊科医生团队迅速响应进入新岗位工作,并形成“加强班”、“帮班”进行各方支援。施荣、欧阳洋在发热门诊进行了日以继夜的连轴工作后,毅然决定简单收拾行李后常驻医院,指导及协助发热门诊正常运作。欧阳洋为了减少同事职业暴露的风险,更是不顾自身安危,多次主动承担了为患者采集分泌物的工作。王文清在得知科室人手紧缺后,毅然暂缓了宝贵的进修机会,第一时间回到医院进行支援。诸炳骅急诊科最年轻的医生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及时向医院专家组报告了一例疑似病例,避免了“漏网之鱼”的出现。规培医生们作为急诊科的新生力量,也同样不惧疫情,奋斗在急诊一线。

构筑院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配合发热门诊的工作,急诊科护理团队也抽调了不少人员前去支援。急诊科护士长陈佳说:“自己的人员排班表修改过了很多次,但是无论怎么改,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此外,急诊科护理团队在预检处增设了一个新岗位——体温筛查点做好第一道防线的筛查工作。“急诊预检是绝大多数发热患者进医院的第一道关口。为了应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急诊关口必须把牢。”急诊科护士长陈佳说。急诊科本就紧张的人手,两番下来,便立即如同一绷紧的弦,在岗所有护士肩头的担子愈发沉重。

急诊预检是“最前线”风险高工作量大。每个来到医院的人都要在预检处先测量体温,最大程度上避免院内感染的隐患。这个工作会与患者直接接触,但无论安排到哪一护士,大家都没有丝毫怨言。他(她)勇敢地承担起重任,构成了预防院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每一位负责急诊预检工作人员都经过专门的防护服穿脱培训。单薄的工作服外武装着防护服,脸上戴着密闭性良好的N95口罩紧贴面额头的护目镜,双层手套与一次性鞋套是每日必备。岗位护士常常上完班手指被闷得发白起皱,脸上压出了深深的勒痕,夜班结束后甚至连指甲都被冻得发紫。急诊科护士倪芳芳认真地道:每一次上班之前我要保证自己已经吃饱,尽量排空膀胱,这样思路清晰,精神抖擞,因为上班的6个小时内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一分钟。我要认真分诊出发热的或者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不能让其他病人遭受一丝风险。

勒紧裤腰带保障防护到位

因为疫情发生突然,又逢春节假期,防护物资供应比较紧张。为了保障医护人员防护到位,令他们无后顾之忧,陈佳只能每天估算好用量,不断和总务部门沟通,领取用物,严格管理。急诊护士更是承担了整个急诊区域,包括了医生、护士、工勤、收费人员所有防护用品的消毒工作,工作量不可谓不繁重。

护目镜作为重要的防护用品,十分紧缺,只能使用有效氯进行消毒后使用,但有效氯会眼部产生较强的刺激,引起流泪、酸胀等不适。急诊科团队为了缓解医疗防护用品紧缺的压力,对于有限的物资格外珍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家顶着眼部不适,仍坚持完成每天的工作,有的甚至忙碌到晚上下班时,才有时间去解决“晨尿”。但是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家都无怨无悔。

话疗”有效改善盲目就医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患者心生恐慌,急诊、发热门诊一度人满为患。急诊科团队作为医院的“守门员”,不仅需要筛查新型冠状病毒的疑似病例、应对复杂的病情和处理各种急危重症,还承担起了医学科普、辟谣的工作。在一开始的接诊工作中,他们日均辟谣将近百次。虽然“话疗”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避免盲目就医,意义重大。根据稳步下降就诊人数来看,话疗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疫当前,急诊科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重要防线,急诊科团队临危受命冲锋在前,用担当尽责把救死扶伤的初心牢牢镌刻在了战“疫”的前沿阵地。(来源: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