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在区卫建委统一部署下,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党政领导的指挥下,及时对呼吸内科做出调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呼吸内科团结一致、奋勇争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展现了上海市“工人先锋号”集体的真正担当,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真情与品格。
团结一致、甘于奉献
普陀医院呼吸内科现有医生18人,护士1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5岁,设有门诊、2个病区病房、重症监护室及肺功能室。为了配合医院防控部署,普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被调整到门诊一楼原预检处的位置,并且停用空调,保持开窗换气。医院还根据疾病防控要求,同步对呼吸内科病房与呼吸重症监护室实施流程改造。
改造工作未影响日常诊疗,医护人员依旧按照常规收治患者,没有丝毫懈怠,齐心协力,共度难关。面对严寒,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没有怨言,积极主动配合医院工作,自行添加衣物、贴上暖宝宝、穿戴好防护用具,在新诊室内认真接待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冬日里,这个门窗大开的诊室显得有些“另类”,但在特殊时期,这份“另类”又显得十分温暖。
对于陌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在第一时间安排相关培训,让科室医生学习病毒特性、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标准等信息。科室根据疾病发展情况更新防控知识,及时分享、讨论学习每一版的疾病指南,特别是感染控制措施、防护等级等内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整齐划一,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
在疫情不断发展的同时,冬季流感高峰也一并到来。为缓解患者就诊压力,呼吸内科的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延长工作时间,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患者。除了诊断与治疗患者疾病,医生同时还需要为部分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有一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因害怕得“新冠”而拒绝来院就医,后终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判断病人是否为疑似病例,在进行了相关检查后,确定患者只是普通肺炎。这时,患者依然半信半疑,当班医生就耐心为患者分析病情,讲解新冠肺炎的特点,解除患者心中顾虑。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治愈患者的身体疾病,也要在这特殊时期治愈他们的“心理”。
勇当先锋、榜样力量
科室内有不少“老”党员在疫情当前的危难时刻,勇敢冲锋陷阵。
呼吸内科主任王雄彪是个党龄37年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他作为普陀区专家组成员,主动取消了回家探亲的计划,一直守在临床第一线。大年初四跟随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开展支援,并担任临时党总支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承担两个病区将近90张床位患者的诊治工作。
主任医师罗旭明有8年党龄,当门诊一度出现患者剧增的情况下,他冷静协调指挥,及时调整人手支援门诊,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缓解门诊医生压力,避免漏诊。
护士长赵咏梅有着24年党龄,也有着丰富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经验。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她带头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做好科内护理人员的协调工作。
还在读博的呼吸内科医师朱林筠有着13年党龄,宁愿耽误学业也要请缨赴“疫”线战斗,第一时间回到临床一线支援。同样勇当先锋的还有11年党龄的医生孟子誉、有着12年党龄的刘金金和有着5年党龄的护士羊叶子。在请缨支援武汉的名单中,大家都积极参与,最后不得不抽签决定援鄂队伍。其中,刘金金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作为科室里第一个报名的护士龚月蕊,克服了援鄂临行前的身体不适,大年初四义无反顾地出发。看着身边党员甘于奉献、舍己为他的精神,她深受感动,行动就是最好的入党申请,她在党旗引领、党员示范的无声感召下,在武汉向上海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抗疫路上,你我同行
抗疫路上,普陀医院齐心协力,一路同行。他们耐得住风雨,也守得住健康,哪怕没有去武汉一线,也在家守好家门,待君平安归来。
为了守护上海第一道防线,普陀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医护人员支援G2高速路道口医学检测工作,配合警方24小时不间断对进入上海的每一辆车的车内所有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并协助填报《来沪健康信息登记表》。工作环境艰苦,强度也很大,为了减少感染几率、节约防护装备,队员执勤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都是常事。医院基地规培团支部书记张祉薇在执勤时说:“即使疲累,也难掩心中的满足。”内科团支部书记、中医肿瘤科医师谢曼丽说,“能听到过往的车辆司机说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一定注意安全’,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医院感染科医护组作为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急诊抢救室护士周贵露是一名青年党员,始终工作在一线,积极践行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十带头”的作用,从未退缩和抱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先上,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
此外,普陀医院不仅派出4名医务志愿者参与口岸防控工作,还组建了1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参与协助入境人员新冠病毒采样的任务。哪怕没有去武汉一线,但医院医护人员抗疫的决心和勇气是一样的,援鄂医疗队在前线战斗,他们就默默守护好家门,守护好上海,等他们平安归来。精卫衔木,以填沧海,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坚信,无数的医护工作者将汇聚成无边的力量,终会拨云见日,迎来春花烂漫。(来源:附属普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