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欢迎你!

img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理论物理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物理学教师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学位教师43人。在读本科生1400余人,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每年就业率达95%以上,一部分学生被国内双一流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学院实验中心总面积10000余平米,下设56个课程实验室、9个实训室,其中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和省级精品课程3门。近5年来,学院科研成绩突出,建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30余篇;获批省厅级人才计划6项;9名博士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11名教师赴国外短期培训。

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河南省新工科(智能制造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校内建有3T-eLab众创空间,每年承办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中三赛区的比赛;依托专业社团,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二等奖200余项。

专业介绍

物理学(师范,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豫东,面向河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学物理教育事业,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师德、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物理学相关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高的教师综合素质和良好的教学、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胜任中学物理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教育学、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育实习。

就业方向:中学物理教师,考取研究生,政府机构,企事业业单位等。


电子信息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电子信息行业产品研发与测试、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一线,针对嵌入式设计与电子系统设计两个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电子信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及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工艺制造、系统测试和技术管理,具备“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潜力、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设计、计算机仿真、单片机开发应用、高频电子线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磁场电磁波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创新意识,就业领域涵盖信息通信技术、电子设计、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主要企业有华为、中兴、移动、电信、联通、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电子设计硬件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电子和电气设备的研发及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的编程、开发、物联网设计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程序开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潜力、发展有空间”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电气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并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后,具备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气装备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电力行业和大型用电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装备设计制造、电力电子设计、电力传动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系统控制、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成为电力系统相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工厂供电、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保护等。

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国家电网、发电厂、电气类公司及其他企业内配电电气维修类岗位,以及设计院和行政事业单位。


通信工程(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通信基础、专业工程知识、以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培养能履行相应职责、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岗位有移动应用产品经理、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有线传输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电信交换工程师、数据通信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电信网络工程师等。主要就职企业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等品牌通信设备厂商和智能手机终端厂商。


自动化(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工业过程自动化、工业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从事自动化系统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运行管理与维护、改进、服务支持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工业自动化方向,主要面向化工、机械、电力、矿业和电子等相关企业作为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等工作;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主要面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作为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从事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开发等工作。


汽车服务工程(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接受机械、电气、车辆等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备解决实际汽车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等汽车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与发动机原理、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营销与保险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汽车设计、汽车新技术开发与技术支持、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经营与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汽车运输企业、汽车贸易公司、汽车评估机构、汽车检测机构、汽车交通事故勘察与理赔机构、学校及科研院所等。

校友风采

陈露露,博士研究生,2007入学,现就职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硕士生导师,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2篇以上。

闫艳慈,博士研究生,2010年入学,现就职于重庆邮电大学,承担国家级项目一项,市级项目2项,曾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称号。

黄汝田,博士研究生,2010年入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发表论文 12篇、会议4篇、发明专利15 项,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清华大学论文一等奖学金、专项科技奖学金、挑战杯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三等奖、优秀班干部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宋萌,博士研究生,2006年入学,现任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201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相关应用的研究,主讲“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编写著作2部。

张强,博士研究生,2009年入学,现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主要从事半导体薄膜与异质结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参与单相多铁性外延薄膜及其异质结构的光电性能和调控研究(国家自科基金),主持上海市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近 20 篇。

优秀学生




胡豪,男,中共党员,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20-1班学生,担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班级团支书。已被宁夏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



刘树倩,女,中共预备党员,物理学18-1班学生,已被西北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曾担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



岳鹏飞,男,中共党员,2017年入学,现在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曾任职团总支副书记、青梦新媒体宣传中心主任、自动化17-1班生活委员,家电义务维修社成员。曾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李婉婷,女,2017年9月就读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在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任2017级汽车服务工程1班班长、2018级汽车服务工程1班班主任助理、院朗诵队队长。



张浩东,男、中共党员。2016年9月就读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担任通信工程16-1班班长。毕业之后进入中国邮政工作。



学院风采



SMT实训室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汽车工程实训中心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比赛现场



信息处理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运动检测与控制实训室






学院咨询电话:0370-3125272

学院网址:https://wlydqxxxy.sq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