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自动化(本科)
(1)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具备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工业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供电技术等较宽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自动化专业目前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并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与校级重点学科。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修满规定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1)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设计、科研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面向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
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电子测量、高频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单位工作。
学制四年,修满规定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本科)
(1)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掌握现代通信工程中各种媒体和信号的处理,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通信工程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接受通信工程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工程能力,面向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通信工程设计、计算机网络、DSP原理及应用、数字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通信软件设计等。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通信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继续深造,也可以在电信运营商、中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岗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工程应用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修满规定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1)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具备电气工程技术、电气传动技术、企业供配电、电力系统保护和运行的基本能力,面向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工厂供电、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传动技术、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高电压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电气传动、系统运行、企业供配电、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优化等相关工作,包括工矿企业、电力公司、电力生产单位、电力建设部门、科研院所等部门。
学制四年,修满规定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器人工程(本科)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各类机器人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及应用,培养掌握各类现代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应用以及检测与维修、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技术,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现代控制理论、机器人导论、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感知技术、机器人建模与仿真等。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学制四年,修满规定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