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text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8年,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2014年,软件工程专业与国际知名IT企业惠普公司开展专业共建。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23人,在读博士9人。近五年完成纵向和横向课题3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

学院在课程设置、校企联合办学和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学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突出,很多学生进入浪潮、东软和NEC等著名IT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多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及外语大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有2名同学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称号,学院连年获得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是教育部和山东省两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为特色进行专业建设。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注重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基础、强调实践、面向前沿”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应用开发与调试能力,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能在信息产业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嵌入式工程应用和系统研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移动设备应用开发等。

本专业拥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相关实验设施,具备学生创新培养所需的实践条件。

就业方向: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其核心技术的嵌入式系统成为当前最热门、最具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诸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的开发、设计、研究、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硕士学位。

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中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软件与硬件并重,跟踪计算机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产学研相结合。将嵌入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学习创新等职业素养。

网络工程专业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网络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维护,以及网络软件、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等。网络工程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统一;强化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网络软件、移动设备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施工、网络管理的教学上,加强与学校土木建筑特色的结合。

培养目标: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良好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力和设计、开发网络软件与移动设备应用软件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通信原理、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高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移动设备软件开发等。

实践教学条件:本专业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实验教学条件优良。目前已设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测试与认证、网络软件开发等专业实验室。拥有Cisco、Fluke、锐捷、H3C等知名品牌的网络实验设备与系统;拥有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一个。本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对专业教学及其管理的督促、协作与检验的作用,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基地40余个,并已与部分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教育单位、金融、电信、电力等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系统集成公司、软件公司等单位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就业面广,也可考取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方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软件系统,其学科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面对对象程序设计(Java)、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Web开发基础、Java Web 开发技术、框架编程技术、MS Web开发技术以及移动设备软件开发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山东建筑大学与国际知名企业惠普公司共建专业,以Java企业应用开发为特色,采取“2+1+1”培养模式,第三学年植入惠普公司专业课程,第四学年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惠普基地实训、实习,可免费参加“惠普软件开发工程师认证”和“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考试。本专业除设有传统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综合实验室外,还设有价值千万元以上的“惠普软件开发与测试标准实验室”。本专业实行班主任制,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和职业规划进行指导。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优先获得惠普公司及其相关企业推荐就业,也可自主择业;主要就业对象为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或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公司等单位,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方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软件系统,其学科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面对对象程序设计(Java)、Web开发基础、Java Web 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基础、软件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软件体系结构、Linux操作系统、Oracle DBA、WebLogic应用服务器管理、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山东建筑大学与国际知名企业惠普公司共建专业,以软件测试和IT服务为特色,采取“2+1+1”培养模式,第三学年植入惠普公司专业课程,第四学年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惠普基地实训、实习,可免费参加“惠普软件开发工程师认证”和“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考试。本专业除设有传统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综合实验室外,还设有价值千万元以上的“惠普软件开发与测试标准实验室”。本专业实行班主任制,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和职业规划进行指导。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优先获得惠普公司及其相关企业推荐就业,也可自主择业;主要就业对象为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或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公司等单位,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