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和应用物理学4个本科专业,1个凝聚态物理硕士点,在校生996人。学院下辖3个办公室、7个教研室、4个实验室(其中1个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实验室面积3400平米,实验设备值过千万。现有双聘院士2人,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52人,博士50人,硕士生导师15人,省级学术骨干4人,省青年科技奖3人,山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4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专著等21部,发表论文43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37项,省级奖励240项。学生培养注重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实行导师制,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考研录取率达3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设光电信息和技术光学两个方向;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简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光电子学及其在信息领域应用的前沿学科,该专业突出物理学与光电子信息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光电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处理、探测、控制和显示等过程的理论与技术,侧重对信息产业的光电子器件及应用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光纤通讯、激光技术、光电显示与存储、新能源、量子通讯、新型光电材料等。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的光电子学与信息领域基本理论、熟练的实验技能的宽口径、综合型专业人才。学生重点掌握光子学技术、信息光学技术、光电相互转换的基本知识(光电信息方向)和应用光学、光电成像的基本知识(技术光学方向),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光子、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能力。
主干课程:力学、电磁学、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应用光学、光纤通讯、光电子学、光电成像与检测技术、光存储与显示技术、信号与系统、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通信光电子器件及应用等。
学科基础:该专业创办于2005年,发展前景广阔。现有双聘院士1人,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11人。专业实验设备300多万元。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大学和实验室建立了访学关系。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通信、网络、显示、激光、电子、计算机、信息等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光学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该专业特别适合有志深造的学生攻读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学、通讯与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
该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科学计算和计算机软件两个方向;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山东建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属于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侧重对计算机软件编程能力的锻炼。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学理论基础、较强计算机软件开发技能、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重点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接受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工程实现等能力。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复变函数、离散数学、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Java语言、信息论基础、数值计算等。
学科基础:自2002开始招生以来,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逐渐培养、锻炼出了一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双聘院士1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17人。山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累计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SCI、 EI收录论文百余篇。近年来,信计专业学生在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齐鲁软件设计大赛中先后获省级以上奖励90余项。该专业拥有网络信息安全和工程计算两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200余万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数学、计算机、经济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在计算机、教育、信息等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教育培训类的相关工作。
应用统计学(设经济统计方向;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简介:该专业涉及统计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领域,以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为对象,通过有效收集数据、提取信息、建立模型等,获得研究对象的统计推断、预测和决策的方法和理论。经济统计方向是应用统计学中相对独立、颇具特色和最为活跃的应用方向之一,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对象为经济现象中特定的数量特征和内在的规律性。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统计数据,能在经济、管理、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统计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技术、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证券投资统计分析、Excel商业管理与统计决策、经济预测与决策、市场调查与分析、数据挖掘等。
学科基础:该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现有双聘院士1人,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16人。学院拥有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工程计算软件开发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200余万元。与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统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数据分析、统计建模、风险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金融、数学、经济、统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应用物理学专业(设光电技术和建筑声光技术两个方向;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简介:应用物理学专业是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研究物理学应用技术的一门学科。光电技术方向研究光电子、光信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建筑声光技术方向研究建筑结构的声场测量、吸声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和建筑物自然光及人工光环境的设计。
培养目标:该专业与光电技术产业、建筑行业紧密结合,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应用技术的能力;具备光电子技术、声学和光学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
主干课程:力学、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声学、建筑声学、建筑光环境、电气照明技术、高等数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数学物理方法、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科基础:该专业创办于2002年,现有双聘院士1人,专职教师19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纵横向项目资金共计230多万元;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13万元,实验室面积450平方米。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光电子技术、光电产业、绿色建筑声学环境和光环境设计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或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凝聚态物理和声学、光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该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