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守正 精技 创新

text

公路与建筑学院

公路与建筑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道桥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共有专业教师7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32人,中级职称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58人,全部有企业工作经历;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成果3项,科研论文90余篇,科研项目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同时又是交通运输部、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工程监理、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优势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是我院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专业。

我院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多次代表省、院参加国赛省赛,获测量技能大赛、软件算量大赛等一等奖5项;测绘大赛、材料试验技能大赛等二等奖15项;建筑工程识图等三等奖25项。

我院配有交通部确认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设有22个实验实训室,11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公路工程实训中心一处,凤凰山测量实训基地一处,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备总投资达1300余万元。

高质量的就业是学院对毕业生的承诺。近年来学院先后与省内外交通、公路、铁路系统的生产、施工单位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和横向联系。毕业生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且经过努力在其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为单位的管理、技术、生产骨干。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简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最早设置的4个高职专业之一,2008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交通运输部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012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本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

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交通运输部首批确认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下设建筑材料、力学、测量、检测等21个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6个,凤凰山施工放样实训基地一处,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学院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南方测绘技术研究所等对外技术服务机构,为道桥类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此外,与省内40余家大中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道路桥梁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公路建设一线从事工程施工、测量放样、试验检测、现场组织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施工、懂设计、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施工放样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工程施工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勘测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检测、公路施工组织等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测量实训、道路勘测实训、道路桥梁施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公路交通行业有关的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单位,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勘测、施工、检测等工作。毕业生工作3~5年后,可向施工队长、项目总工、项目经理等岗位方向发展。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资源、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数以万计工作在基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未来十年,公路质量等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以质量、效益和技术为核心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施工检测设备在生产一线采用,急需一批能“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安心生产一线,具有及时吸收、消化新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山东省道桥施工、工程咨询管理等各类企业已超过1200家。预计今后五年,山东交通建设各类人才总量需求将达到12万人,其中,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58%以上,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5%以上,为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工程监理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是我院的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及工程实践经验,双师素质比例达90%以上。学生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校内建有省内一流的共享型道路桥梁工程实训基地、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充分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校外与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滨州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格瑞特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建立“德商高速项目教研基地”“山西朔州项目教研基地”等多个教研基地,深化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集教学、生产、科研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优质平台,形成了“厂中校 ”人才孵化培养模式,培养新业态下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公路工程监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公路工程监理、施工、试验检测、维护与管理等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识读与绘制工程结构图能力;较强的工程测量与放样能力;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公路工程现场试验检测能力;资料编写、方案审核能力;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监管能力;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能力;公路工程投资、合同管理、计量支付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公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检测、合同管理、工程费用监理、工程进度监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测量实训、道桥施工监理实训、监理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面向公路工程的监理机构、质监机构、试验检测机构、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主要从事道桥工程的施工监理、工程测量、试验检测、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一线工作,或者从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等方向的相关工作。毕业生工作3~5年后,可向监理工程师、项目总监、试验检测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岗位方向发展。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目前,公路建设行业发展快速并取得巨大成绩,监理行业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交通建设市场需要大量 “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安心生产一线,具有及时吸收、消化新技术能力的“懂设计、会施工、强监理”的监理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山东省道桥施工、工程咨询管理等各类企业已超过1200家,监理工程师持证人员仅有1.3万人,远不能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我院的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现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校内设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工程测量、土工检测、建筑软件、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16个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4个,凤凰山施工放样实训基地一处,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另有学院工程检测中心、南方测绘技术研究所等对外技术服务机构,为土建类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校外与20余家建筑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学生技能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测绘测量技能大赛、建筑工程“鲁班杯”识图大赛、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华东区CAD大赛等比赛中,多次取得国家或省级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获得土建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识图与绘图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建筑测量能力、建筑施工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工程测量、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组织等专业核心课程;施工图识读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施工实训、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测量、材料检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制图等工作。毕业生工作3~5年后,可向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等岗位方向发展。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将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已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材之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推行落实,建筑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国际市场。据中国建筑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已有30多个省市作出了建筑业成长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编著中国建筑业成长大纲,并提出了建筑业成长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扶持,中国建筑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会保持持续旺盛的态势。

◆工程造价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是我院的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名,其中专任教师14名,兼职教师6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8人,硕士、博士12人,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校内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实训室、 招投标模拟实训室、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综合实训室。校外与26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5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和5部教材。利用企业工程项目进行学生技能培养、师资队伍锻炼,同时合作开展工程造价咨询、建设项目前期咨询、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工作。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公路工程计量计价、招投标、成本核算、合同管理等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从事公路行业造价员(预算员)、招标员、资料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懂施工会算量能计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图纸识读能力、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造价软件应用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公路工程识图与绘图、公路工程经济、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公路施工组织、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识图与绘图实训、工程测量实训、公路工程认识实训、公路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程造价咨询、施工类、招标代理、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主要从事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造价招标代理、资料员、监理员、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等工作。从事相关工作3-5年后可考取交通运输部甲、乙级造价师或注册造价工程师担任业务主管。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据山东省交通建设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目前全省交通类企业有:勘察设计单位30余家、施工单位1000余家、监理单位近百家、招标代理机构37家、工程造价咨询机构700余家,需要大量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但我省取得公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仅1000余人,尚有较大缺口,工程造价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远不能满足交通建设需求。据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数据显示,山东省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5所,其中以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或公路工程造价为专业方向的高职高专院校仅我院1所,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学生规模远不能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是我院的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10人持有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兼职教师9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本专业校内拥有集教学、生产、科研、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校外建有实践教学基地30多个,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检测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从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试验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施工、精检测、懂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的能力;道路材料试验检测与质量评定能力;路基路面工程现场试验检测与质量评定能力;桥梁、隧道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评定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公路施工放样与线形检测、道路材料检测、路基路面检测、桥梁工程检测、隧道工程检测、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等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综合实训、公路工程检测实训、公路材料检测与应用、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公路、铁路工程有关的施工、监理、质监、试验检测等相关单位,主要从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材料试验检测、施工质量控制等工作。毕业生工作3~5年后,可向试验检测工程师等岗位方向发展。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的目标。作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评定的基础,试验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公路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试验检测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机构和人员数量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是从施工单位及相关行业转岗过来的,试验检测持证人员短缺加剧,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稀缺。目前,山东省道桥施工、工程咨询管理等各类企业已超过1200家,预计今后五年,山东交通建设各类人才总量需求将达到12万人,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已成为人才需求紧缺专业,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我院依托交通行业办学优势,立足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规划建设的院级重点培育专业。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13人,兼职教师10人,专兼职比例1.3: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人,占46.2%,“双师”素质教师10人,占76.9%,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9人,占69.2%。校内建有力学、材料、测量、路基路面检测、桥梁检测、隧道检测等9个类别共享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2个;校外与中铁十四局、中铁二十三局、中铁十局等企业合作,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创新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等七个方面的直通,保证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工作,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监理与维护管理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识读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工程施工勘测、施工放样、竣工测量与新技术应用的能力;城市轨道工程现场的施工工艺、工序、技术管理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业资料管理、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预算、决算的编制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能力;试验检测的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维护与养护、场站建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轨道工程施工、城市轨道桥梁施工、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地下施工监测、轨道工程养护与维修、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专业核心课程;轨道工程测量实训、工程材料试验实训、城市轨道施工参观实训、轨道测量技能综合实训、工程试验与检测综合实训、轨道工程施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相关机构,主要从事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材料试验检测、工程试验检测、施工质量控制等工作。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山东省轨道交通建设更是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按照《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规划,山东省计划建设轨道交通3753公里,同时青岛地铁规划建设814.5公里,参照北京、南京、天津等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用人情况调研,每建设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约占20%。按此标准计算,预测山东省需新增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人员约2.4万人,考虑到其他省市轨道交通对人才的需求,未来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将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