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院是经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的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海事局共建潍坊船员考试评估中心承建单位。开设的航海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和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的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是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潍坊市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暨潍坊市职业技能竞赛基地。
航海学院创新实施了校企合作股份共建的办学体制,采用“双主体三层次四融通”工学结合、校军行企四位一体合作培养“军地两用”高素质航海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三线三级”的课程体系,实施准军事化和船长导师制等管理模式,开创了“军地两用”的就业途径。
航海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素质好、专业技能强、英语水平高”,符合STCW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满足航运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有着广泛的生源市场和广阔的就业渠道,有着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积极吸收具有航运企业经历的船长、轮机长充实师资队伍,逐渐形成了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综合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目前拥有船长8人、轮机长6人,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
航海学院现拥有航海模拟器实训基地、轮机模拟器实训基地、航海技术实训基地、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实训基地、专业培训实训基地、水手工艺实训基地、航海专业技能测试中心共8个校内实践基地,配备了轮机模拟器、270度3D航海模拟器、雷达观测与标绘训练系统、GMDSS模拟器训练系统、大型船用柴油机、油水分离器等国内先进设备,同时与山东通达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航运企业联合,建立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航海学院实行航海教育与航海职业资格制度衔接的教学机制,通过了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具有无限航区船员培训的资质。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在校期间可参加国家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海事局颁发的三副、三管轮和电子电气员的岗位适任证书。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三个专业考生体检要求,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调整有关船员健康检查要求的通知”(海船员〔2010〕306号)的体检标准.
◆航海技术
专业简介:航海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和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以培养符合STCW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优秀航海人才和航运管理人才为目标,具有丰厚的专业开办经验,有着广泛的生源市场和广阔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有着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内外船东、船员劳务外派企业,培养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法规要求,掌握现代船舶驾驶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具有航海仪器的使用、操纵船舶避让、英语应用能力的远洋三副,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1.能利用船舶资料,独立值班
2.能对航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具有对货物管理的能力
4.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通讯的能力
5.具有操纵船舶避让的能力
6.具有识读气象传真图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航海学、航海英语、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管理、海上货物运输、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基本安全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精通急救培训、保安意识和负有指定保安职责培训、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GMDSS专业训练、值班水手培训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主要面向国内外船东、船员外派企业;海事局、船舶检验局、港务监督等海事管理部门。
初次就业岗位为水手、三副;目标岗位为二副;发展岗位大副、船长;拓展岗位为:货物代理、验船师、海事局科员。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海上交通运输凭借装载量大、成本低的显著优势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伦敦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和国际航运联合会(ISF)公布的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高级船员供求差距在2017年将高达11%,短缺14.6万人,我国高级船员紧缺尤为突出,每年需增加2万多名,船员需求旺盛。山东船员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服从意识、环保和安全意识,能在恶劣海况下坚持工作的毅力和意志,历来深受国内外船务公司的青睐。潍坊是山东省重要的船员培训和输出基地,每年航海类毕业生约占全省的35%,社会培训量约占全省的45%。
◆轮机工程技术
专业简介: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是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潍坊市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暨潍坊市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并获得“2015第九届我最信赖的船员培训学校”称号。本专业以培养符合STCW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优秀航海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有着广泛的生源市场和广阔的就业渠道,有着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形成了一支由48人组成,专兼职比例达1:1、双师素质比例达95.83%的高水平兼具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远洋运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轮机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轮机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良好的海员职业道德,具备无限航区三管轮适任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1.根据制作、修复轮机零部件,具备轮机员必备的普通车床、钳工、电焊、气割等能力;
2.根据计划维护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电气设备等;
3.能根据说明书等资料排除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电气设备等常见故障;
4.能根据计划维护保养船舶电气设备、机舱控制系统,能根据说明书等资料判断分析电路故障;
5.能够处理海事应急突发情况,保证船舶“防污染”安全、“海上人命”安全、“航行交通”安全,实现机舱资源管理的有效运行;
6.具有轮机业务方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船舶管理、轮机英语阅读等。
主要实践环节:(1)船舶认知见习
(2)金工实训
(3)基本安全训练
(4)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训练
(5)保安意识和保安职责训练
(6)毕业实习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全国远洋运输业,从事远洋、沿海运输船舶的机电(电气)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
本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到2017年高级船员供求差距将达到11%。我国高级船员紧缺现象尤为突出,每年需增加2万多名。山东省外派船员量占全国总量的38.2%;潍坊是山东省重要的船员培训和输出基地,平均每年船员培养量约占全省的35%、对外培训量约占全省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