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必自

text

生命科学学院

一、生物技术专业

Q1、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物技术不完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部分。传统的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它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对生物性状进行改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新品种,或利用生物体生产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

Q2 、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现代生物技术是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Q3 、专业的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制药也始于80年代初;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Q4、学习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数学水平有何特殊要求?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现代综合性技术,也是化学、生物学、工程学交汇融合的产物,是前沿性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求有较扎实的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有获取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实验设计、数据统计的方式方法,能独立地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

Q5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哪些?

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学习活动,除了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设置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课程》,邀请国内外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知名校友、企业家,来学校为同学们做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学科研究进展、行业发展趋势、创业就业经验等多个方面。报告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研究、社会生产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和知识面。

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第二层次为专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生物学认知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第三层次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毕业论文。

除与课程有关的各种实验、实习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大学生科技社团(如:“飞”动植物协会、“百奥”微生物协会等)、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SRT)、省创、国创等项目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学生更可深入到教师实验室,通过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进行科研训练,从而掌握不同学科方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Q6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校实施大类培养,前两学年对科类基础课要求较高,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大学物理学、大学数学等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现有的课程体系体现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的特点,专业培养方案中,将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设为双语课程,选用国际上通用的英语原版教材,这对于英语较差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就能够顺利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

Q7 、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口径是怎样的?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生物技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人才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初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经过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努力,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吸引了一批海外尖端人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科研创新能力,生物技术人才工作呈现良好局面。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支撑我国生物技术科技与产业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优秀创业型人才,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仍然不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待破除等等。未来10年是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物技术及其催生的新兴产业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工作;或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近年来,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50%以上,录取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留学范围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Q8 、学生是否对专业存在理解误区?

随着我国高校大幅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尽管生物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但生物类大学生就业依然十分困难。因此,有些学生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只是一个看起来“高、大、尚”专业,实际没有什么前途。分析生物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与目前全国就业压力剧增有关,还与生物类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就业规划缺乏和期望值过高、企业用人理念的偏差及大学生物教育的弊端密不可分。相信,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及国家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必将会为生物技术的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生物工程专业

Q1、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物工程的内涵是“利用生物体系、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本专业属于农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培育已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尤其是山东省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同时,随着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践设备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提升,达到了学校提出的“以生命科学嫁接和改造传统农业学科”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本专业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制造人类所需产品、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涉及到医药、食品、农业、轻工、环保等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行业。培养具有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工艺和装备设计、质量监控能力、技术管理和市场推广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生物工程技术人才。

Q2、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生物工程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分离工程为核心,借助于工程技术,以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为对象,以产业化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为其基本任务的工学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育种、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生物信息学、发酵工程及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及实验、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制药工程等。

Q3、专业的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从设置之初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许多有志向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来我校深造学习。生物工程专业为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为齐鲁区域经济、生物产业、教育科研、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高质量的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本科生人才,部分优秀学生可以出国继续深造。

随着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各个岗位,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更多的了解了我们的办学理念、体会到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用性、创新性,我们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充分体现了我们专业教育的特色。

Q4、学习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数学水平有何特殊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人才。因此,本专业适合于对生命科学尤其是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感兴趣,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的学生学习。当然,良好的英语水平也是专业学习和交流深造的重要保证。

Q5、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哪些?

本专业培养方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选修课包括专业特色课和个性发展课等。

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践等。其中基础实践有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等;专业实践有认识实习、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和教学综合实习等;综合实践是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另外,学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学校具有相关的社团如百奥微生物科技协会、飞动植物协会等,在省内外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了条件保障。

Q6、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只要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学习规律和方法,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顺利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是不会有困难的。

Q7、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口径是怎样的?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大学毕业后,如果直接就业的同学,可以从事生物产品生产与推广、工艺设计与优化、品质检验与控制、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攻读工学硕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微生物肥料企业、生物农药企业、食用菌企业,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能源生物工程、生物材料及食品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生产与推广、工艺设计与优化、品质检验与控制、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Q8、学生是否对专业存在理解误区?

高等学校本科生物工程专业正式设立于1998年,生物工程专业(081801)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属于工学的生物工程类(081800),包括了原来的生物化工(部分)、微生物制药、生物化学工程(部分)、发酵工程等四个专业,从而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此外,在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将生物工程作为工学门类中的一种,与化学工程、轻工等并列,对适应生物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专业演变可知,生物工程专业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发酵工学、五十年代的抗生素专业、八十年代的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化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生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等的发展又为生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生物工程伴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生物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而基于生物技术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

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把“生物工程”当作相近专业,说明这些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的共同点。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生物科学专业是与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具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以理为主的办学专业,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

三、生物科学专业

Q1、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物科学专业是隶属于生物学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该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面,揭示生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相关生命科学基本规律。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掌握较强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培养学生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良好潜质,并结合学科优势,形成一定的专业特长,体现“厚基础、广适应、宽专结合”的培养特色,使学生具有适合从事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Q2、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我校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和个性发展课等模块,其中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双语)、植物生产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产学、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双语)、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双语)、分子生物学(双语)、基因工程(双语)、分子免疫学、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系列课程。通过对这些骨干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重点选定一个方向进行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及时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动态,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Q3、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平台和核心教学资源有哪些?

生物科学专业所在学科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开设,拥有教授29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29人;拥有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入选者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丰富、高层次科研项目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多,为学生专业创新实践提供了众多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学生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本专业所开设《植物生理学》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化学》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和《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等6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基因工程》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专业进展课程,《生命科学进展(理论部分)》课程聘请学术水平高的著名学者进行专题性讲座、《生命科学进展(实践部分)》课程则聘请知名企业家传授当前生产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资源保证。

Q4、生物科学专业学习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数学水平有何特殊要求?

首先是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对植物或动物、微生物感兴趣,乐于探究生物奥秘,探究生命科学的规律,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热爱生命科学这是生物科学专业所需要的首要素质。第二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生物学和化学基础,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有获取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Q5、生物科学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哪些?

本专业培养方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主要建立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选修课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生产、植物营养、生物制药、酶工程与基因工程、分子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特色课,还有食用菌、管理学、营销学等个性发展课,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践等。其中基础实践有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等;专业实践有认识实习、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等;综合实践是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另外,学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如文体活动、专业协会(如“百奥”生物科技协会、“飞”协等)、知识竞赛、专业竞赛(如生物化学技能大赛)等,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还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及早进行系统的科技创新能力训练。

Q6、生物科学专业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校实施大类培养,前两学年对科类基础课要求较高,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大学数学、英语等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希望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本专业的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核心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而且许多核心课程都采用英、汉双语教学,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并对生物学和化学有较高的兴趣及较强的实践能力。

Q7、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口径是怎样的?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卫生、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环保、园林、海关、高新生物技术产业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生物治理、生物肥料、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与生物科技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另外,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近年来,每年都有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直接申请到国外名校攻读学位,考取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生物学、农学类、医学、生态学等领域硕士和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的学生比例均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