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亮点
◆具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兴交叉”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建有“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建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拥有“面向工程应用的微结构功能光纤”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
◆我校首批“本博”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
学院简介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由1953年建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物理教授会发展而来,历经基础部、物理部、物理系、理学院,2019年1月正式成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工程应用的微结构功能光纤”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先进科研平台和“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建成全国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学院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新增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具有“光学工程”、“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校首批试行“3+1+X”本硕博长学制培养试点单位(7年本、硕、博连读学制)。负责陈赓班——我校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光学工程学科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兴交叉”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进入全国前30%行列。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1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64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黑龙江省杰青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黑龙江省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校终身示范主讲教师1人,建有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1项,学校兴海学术团队2项。
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097名,包括本科生690人(含有陈赓班86人),硕士299人,博士113人(其中留学生5人)。
学科特色
学院秉承“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励学利民”的办学方针和“夯实理学、强大工学、理工结合、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向“国防”与“民生”等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光学工程”、“物理学”前沿科学问题与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建设我国光子信息领域、物理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业化科技人才创新培养基地,打造一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队伍,坚持“基础厚、能力强、视野宽、素质优”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科研到款6626万元;获得省部级奖1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SCI收录572篇,EI收录577篇,申请专利316项,授权发明专利242项。
我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光学/光纤地震观测方法的研究者之一。2016年光纤地震计成功观测朝鲜核爆。
孙伟民教授带领的“天文光子学研究组”已经成为国内天文学界的重要研究力量,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天文光纤技术”词条的撰写工作。至今为止,实验室共取得天文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合作重点2项,承担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1项。
我院团队利用白光干涉技术解决高精度光纤陀螺检测与诊断的问题,为我军惯性导航装备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学院依托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基地、“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四大优势平台,利用先进的科教仪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教育研究团队、丰富多彩的科普读物、最新科研成果及作品,开设了“物理实验仪器创新与设计” 、“体验创客”等课程长期举办“假日科学广场”科普活动,接待大、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参观24000余人,受到“哈尔滨新晚报”、“黑龙江晨报”的连续报道。
学院高度重视与全球高水平团队开展交流促进合作,我院科研团队先后与,英国皇家院士,英国城市大学工程信息学院院长,Kenneth Grattan教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研究中心(ORC)副主任Prof.N.I.Zheludev(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子和光通信研究中心Gang-ding Peng主任;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Anna Mignani研究员等国际知名专家达成项目合作。
专业设置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和杰出专业人才,能够胜任(从事)高级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或具备攻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坚定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能够有效运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则,分析并解决光电信息或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够在光电信息及相关领域形成职业竞争力,在光电检测、光电信息处理、光纤通信与传感、光电显示与存储、光电仪器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运营或管理工作。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思维,能够继续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或通过其它终身学习途径不断获取新知识并产生科技创新成果
开设的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理光学、电动力学、波动光学、光电子学基础、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技术、光纤理论与技术、激光原理等。
学院和长春光机所、南京天光所、哈尔滨新光光电经过协商,决定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对方提供支持和服务,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双方在充分发挥校所、企业各自优势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在长春光机所、南京天光所、哈尔滨新光光电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织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
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以上,年均超过7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或到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境外高校继续深造。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华为、中兴、凌云科技、烽火通信、京东方、康佳、长虹、美的、TCL、浪潮等国有企业及大中型民营企业,学子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青岛、南京、成都、青岛、大连等一二线城市,涉及通信电子、制造业、机械工程、IT软件、航空航天等光、机、电相关行业。
●应用物理学(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
应用物理学是培养融合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一体的、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能够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现代工具手段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物理学及相关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应用物理学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就业领域涵盖整个物理和工程领域,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光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光通信、新能源开发、医疗仪器等相关高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视野宽、基础厚、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物理学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够成为引领未来物理学相关领域发展的科学家或在相关应用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军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计算物理、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光电检测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学院是2016年被列为学校“本博”贯通新学制(7年本、硕、博连读学制)的两个试点单位之一。为切实培养可靠顶用的人才,适应新常态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选拔优秀生源进入“3+1+X”,按本硕博长学制培养,同时为进入该培养体系的学生配备博士生导师,在奖学金评定、国际交流、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学生最快可7年博士毕业,缩短了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所需的时间。
学院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用地面积300多平米,有光、机、电类设备及计量工具,主要承担大学生的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级比赛活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开展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实验室、政策激励、学院牵引保障服务“四位一体”的分阶段、全方位教育。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近三年获得一等奖38项,二等奖36项。
学院注重学生之间的校际、国际交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都柏林工业大学、泰国素罗娜丽大学等签订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正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就“3+2”、“3+1”本硕联合授予学位和国家留学基金委本科资助项目(CSC项目)进行接洽,并积极参与学校未来技术学院的筹建。
知名教授
崔向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天文学家(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负责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我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苑立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名师,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纤传输理论、光纤传感技术及智能结构等。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和“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际期刊《Photonics Sensors》副编辑,《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学与光电技术》编委,黑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纤维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王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红外波段光纤激光器、光纤传感器件、微纳光纤光子学器件和集成光学光子学器件。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SPIE学会会员、欧盟居里夫人学会终身会员、爱尔兰皇家科学院Mobility fellowship。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150余篇,其中SCI检索国际期刊文章80篇。担任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等20多家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孙伟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名师,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主要从事天文光子学、光学传感器、微结构光纤器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委会会员,黑龙江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物理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科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Applied Optic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Chinese Optics Letter》等期刊评审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战略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基金、哈尔滨市基金评审专家。
陈玉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微纳材料的可控制备、能源材料及器件(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磁波吸收与屏蔽、微纳光电器件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等。现任黑龙江省光学协会理事,中国材料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Appl. Phys. Lett.》等20余种国际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刘志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会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学操控和科学教育,主要从事光学操控、光纤应用与科普教育等工作。
张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光纤器件和光纤传感。现为黑龙江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technical Journal》编委;《应用光学》编委;《光学学报》主题编辑; OL、OE、JLT、PTL、COL、中国激光等国内外一流光学期刊审稿人。
知名校友
谢金春,78级物理专业毕业生谢金春博士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全国3人)及1995年求是科学基金奖(全国20人)。
杨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19年)、优青(201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2年)。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测试仪器领域专家,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委员、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刘志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会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甄军义,97级本科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预警机所项目办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我国预警机类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管理,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多项重大军工项目和杀手锏武器的研制。
吴强,98级本科生,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航天一院12所)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的电子设备研制项目负责人。
郑志胜,98级本科生,中船重工第七零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光纤传感及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973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973项目”——“超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负责人。
裴雅鹏,99级本科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102研究所科研计划处,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运行保障部负责人。
赵磊,99级本科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航空惯性仪表的研发与制造,承担航空科学基金及产学研项目多项。
王爱民,99级本科生生湖北三江航天科工红峰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
施清平,2000级本科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航天一院一部)高级工程师,两型战略武器型号副主任设计师。
杨东升,2001级本科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系统总体部高级工程师,某重点型号总体性能测试项目负责人。从事空空导弹总体性能测试工作,“十二五”期间承担并完成了某红外型空空导弹工程重点项目及空军某预研项目的研制任务。
王新星,2002级本科生,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火箭武器系统总体室副主任、某型号项目总体组组长。负责制导火箭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组织多个型号产品的研制、量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