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亮点
◆数学学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在“哈军工”建校伊始即成立;
◆我校首批“本博”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现有数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工程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学学科是我国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科技创新基地;
学院简介
数学科学学院始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数学教研室。孙本旺、卢庆俊、戴遗山等一批数学家曾在此任教。1977年数学学科首次招收本科生,自1999年起每年持续招收本科生,2004年获批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18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数学科学学院正式建院,并先后获批“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工程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368人,硕士研究生180人,博士研究生29人。多年以来学院升学读研率约为50%,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面宽广,就业主要去向是哈尔滨、大连、北京、深圳等地的国有企业、大型私企和教育机构等,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STX(大连)造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教授14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3人。教师博士化率达到78.57%,研究生师比约为5:1。2人获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获评“龙江学者”青年学者荣誉称号,1人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1人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2人入选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学院一贯秉承严谨、严密、严格的优良教风,教学成果丰硕。现有《数学零距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数学建模》、《数学物理方法》、《线性代数》等省级精品课程及多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2名青年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近两年,学院教师指导我校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学生累计超过1500人次。
学科特色
学院现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数学硕士授权点。2016年数学学科被列为学校“本博”贯通新学制(7年本、硕、博连读学制)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
学院遵循“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学科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代数与组合数学、微分方程理论、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船海计算数学”等主要学科方向。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承担学校“三海一核”理工结合项目20余项,科研到款额达1700 余万元,对提高我国船舶制作工业的技术水平、推进海洋开发和利用深远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实力: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紧跟数学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具备国际视野与合作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要了解较广泛的各学科知识,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机技能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数学教学和科研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行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2016年被列为学校“本博”贯通新学制(本、硕、博连读学制)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学院将选拔优秀生源进入“3+1+X”,按本硕博长学制培养,为学生配备博士生导师,在奖学金评定、国际交流、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学生最快从本科到博士可7年毕业。
本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以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并且会配套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为学生创造充足、良好的动手实践机会。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STX(大连)造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江电工(集团)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
人才培养
近三年,学院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及论坛100余次,邀请国内外院士、杰青等著名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教师20余人次赴国(境)外访问交流,学院累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派出学生20余人。近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国家和学校支持的长短期校际交流项目,被派往美国、葡萄牙、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和深造。
学院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5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学生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近3年,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各级奖项20余项,2015年和2018、2020年分别获得1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国际上每年有50个参赛队获此殊荣,获奖率低于1%)。近3年,有30余名同学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
本专业注重数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学院建有数学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生的各门上机实验课、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类比赛活动。学院与加拿大Cape Breton大学数学系合作共建“非线性动力系统仿真平台”,其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还建有“分布式仿真研究平台”、信息融合实验室等教学与研究创新平台,这些科研创新平台,不仅为本科生的高水平实践教学提供学习环境,还能够对学生创新活动的提供软、硬件支持。学院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公司共同建设“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两门专业实践类课程。
数学专业毕业生近三年的读研率为60.32%,54.24%,32.58%,优秀毕业生曾保送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所攻读硕士或硕博连读。数学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2.06%、84.75%、91.01%。
知名校友
林宗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现哈尔滨工程大学)77级数学师资班毕业生,现为美国Kansas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代数表示论的研究,在美国麻省大学师从代数名师Humphrey教授。曾任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小组评审专家,是活跃在代数群、量子群表示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数学家。主要成果发表在Trans. Amer. Math. Soc,Contemp. Math,Invent. Math,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标志性成果包括著名的Lin-Nakano定理。出版学术著作5部,并组织过多次国际会议,产生很大影响。现为《中国科学》等重要国际期刊的编委。
关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现哈尔滨工程大学)77级数学师资班毕业生,现任职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研究方向为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 曾经从事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 包括一般区域上实和复蒙日-安培方程的Dirichlet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具有常高斯曲率曲面的Plateau问题;闵可夫斯基-陈省身-亚历山大类型问题;双曲空间中具有常曲率和给定渐近边界的完备曲面;以及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 Annals of Mathematics, 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Duk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 Journal of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等国际专业数学期刊上。
王侃,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学系2005级本科生,2009级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师从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学系沈继红教授。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智能联合情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主攻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技术。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