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亮点
◆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舰炮专业发展而来;
◆具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及1个黑龙江省工程中心;
◆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6年“机械设计及理论”获评中国船舶总公司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机械工程”获评黑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机械工程”获评“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本科专业。
学院简介
学院下设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所、船舶机械研究所、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研究所、机械基础系、工业设计系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0)”3个招生本科专业;具有“机械工程”、“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含“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一级学科。
学院在校本科生1238人(其中留学生8人),硕士研究生573人(其中留学生17人),博士研究生137人(其中留学生10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人。
师资力量
该院现有教师126人,正高级职称29人,博士生导师36人(包括兼职博导3人,学位点合作单位导师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6人,硕士生导师78人。教师博士化率近85%。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劳模1人、省杰青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
学科特色
学院始终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继承和发扬“军工精神”,坚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面向国防、海军建设和海上能源开发等领域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可靠顶用的人才。
学院参加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改造复建任务。在舰载机布列、出动回收、航母阻拦索等核心部件载荷动态特性测试、寿命预测及可靠性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我国首艘航母的最终战术指标、性能验证和新型航母设计方案及战术指标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校获得我国高校唯一的“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学院突破了靶标远程机动、靶船航迹规划及智能远程控制等技术难题,研制出复合靶、雷达靶、红外靶等靶标系统80余套,新型与改造靶船70余艘,占任务量的90%,援潜救生装备20余套,保障了多型杀手锏武器的海上鉴定试验和大型海上实战演习任务。
学院为海军和国防工业单位培养生200余名优秀研究生,绝大多数成为技术骨干。学院在国防和海军建设领域的突出贡献,是导致美国商务部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将学校列为“制裁实体清单”的原因之一。
在海洋工程领域,学院突破了水下生产系统控制、高压密封、精准连接等难题。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深海采油水下控制系统、深水连接器、海底油气管道应急作业和海洋能装备,并在南海示范应用。其中,水下生产系统控制模块、卡箍式连接器通过挪威船级社(DNV-GL)和中国船级社(CCS)认证,在南海、渤海油气田项目中应用。学院研发的无人潜器故障控制和安全性保障设备,搭载在AUV等水下机器人上为赴马里亚纳海沟保驾护航。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4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技术船舶等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1.8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发表论文858篇,其中SCI收录381篇,EI收录641篇;授权发明专利384件项,专利转化35件,出版专著和教材33部。学院已成为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科研的生力军,具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具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舰船特辅与水下装备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和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黑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2门。
专业设置
自2021年起,学院按照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两个专业(类)招生,机械类学生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两个专业自由选择,3-6年内达到机械类任一专业毕业标准即可毕业。
●机械类
专业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热工基础、工程流体力学、电子技术B、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计算方法、测试技术、机电与液压传动及控制等。
该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大型企业、公司和技术管理部门等。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9.10%、97.20%、95.06%。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飞机制造厂、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八研究所、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火工技术研究所等。
专业2:工业设计
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应用能力,具有整合技术、商业、用户需求来创造新的产品、系统、相关服务和体验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创新品质及持续发展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工业设计服务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是科学技术、艺术、社会科学融于一体的交叉边缘学科。工业设计以产品设计为中心,对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色彩和外部造型等进行分析,并对市场、广告宣传、销售方式、售后服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技术、艺术、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处理。它要解决的是人--产品--环境的有机协调和统一。工业设计还兼容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既要学习广告设计、装潢设计和室内设计等课程,还结合行业特点,研究船舶建筑美学设计、船舶舾装设计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
设计色彩学,效果图综合表现,工业设计史,设计调研与用户分析,产品工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可持续设计,系统与开发设计方法等。
该专业就业面广,学生适应能力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产品研制与开发工作,也能进行环境设计、装潢广告设计,还可从事船舶美学和舾装设计工作。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设计公司、科研院所和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3.30%、92.80%、100.00%。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二建筑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X(大连)造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
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教育专业。通过中外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借助斯旺西大学的学科优势,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学生专业的国际化视野;专业知识体系健全并能与国际机械类领域接轨,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热工基础、工程流体力学、电子技术B、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计算方法、测试技术、机电与液压传动及控制等。
人才培养
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以“4+0”方式进行本科生联合人才培养。学院积极鼓励本科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十二五期间共通过各种途径派出40余名本科生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校际交流或攻读硕士学位。注重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中,获得2次亚军,国际大赛获得1次季军。在近几届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2007年获太阳岛国际雪雕比赛二等奖,2006、2007年连续2年获全国雪雕比赛冠军。2011年获意大利“SAN MARTINO DICASTROZZA”国际雪雕比赛冠军,2012年获加拿大魁北克国际雪雕比赛亚军。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
知名教授
张铭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先后担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等。
王立权,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液压与气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海学会救助与打捞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防工业“511人才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负责人。
薛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制造业信息化、CAD/CAPP/CAM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任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张立勋,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机器人机构、控制策略、仿真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和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哈尔滨市归国暨海外科技人员协会常务理事。
朱世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曾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知名校友
吴崇建,1982年7月毕业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78级),现任中船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参与了三型常规潜艇的研制工作,担任其中两型潜艇的总设计师,见证和亲历了中国潜艇从弱到强的大步跨越;担任蛟龙号水面支持系统总设计师,实现我国深海科考装备从无到有的跨越;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和一等奖2次。
卢永锦,198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81级),1988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学专业(85级),现任中船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在航母的阻拦和弹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邱伯华,199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本科,91级),原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高技术船舶智能系统与设备专家组核心专家,中船集团信息自动化专家组副组长,中信基金会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
韩世礼,200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本科,97级),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研究所副所长。
黄轶,1997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93级),曾任华为全球创新工业设计总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主导华为通讯设备工业设计平台开发、全球首款AI智能手机Honor Magic创新工业设计开发等项目,为公司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做出突出贡献。
叶根军,1997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93级),五粮液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用户体验联盟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曾任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推动长虹公司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致力工业设计20余年来,先后获得“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设计20年终生成就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吴剑,200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97级)。现任海尔智家副总裁,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总经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德国iF设计奖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